后視鏡鏡面驅動器的打滑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外后視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后視鏡是供駕駛員在行駛汽車過程中觀察后方車輛、行人運行狀態(tài)的汽車配件,是安全行車的必要保證,通過對汽車后視鏡鏡面驅動器的輔助對后視鏡的角度的調整,可使駕駛員觀察到特定方位的視野,便于安全行車。汽車電動鏡面驅動器通常是通過減速傳動裝置與直條形齒條或弧形齒條的配合來實現(xiàn)調節(jié)目的,減速傳動裝置通常包括電機及蝸輪、蝸桿及多級齒輪傳動?,F(xiàn)有技術中,為了克服上述的齒輪傳動帶動旋轉軸轉動至極限位置導致鏡面破裂的技術問題,通常設置打滑機構,通過打滑機構使傳動機構與旋轉軸脫離,解除傳動,從而保證鏡面不會由于傳動機構運行至極限位置時繼續(xù)施力而導致破裂。但問題在于,現(xiàn)有技術的打滑機構一般是通過設置在兩齒輪的轉動軸之間的一個彈性件來實現(xiàn)兩齒輪之間形成可聯(lián)動的摩擦面來實現(xiàn)極限位置時的打滑,但問題在于,該彈性件通常只能實現(xiàn)一個方向的彈性轉動,而用于傳動的齒輪是需要正、反方向轉動的,彈性件磨損較為嚴重,時間長容易失效。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種結構緊湊、裝配方便、傳動齒輪正反轉的打滑效果均很好、壽命更長的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及轉動軸,所述的第一齒輪設有中空的內(nèi)腔,所述的第二齒輪設于轉動軸上,且所述的第一齒輪活動套合安裝于轉動軸上,它還包括緊配套合于轉動軸上以使得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之間形成可聯(lián)動的摩擦的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所述的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的旋向相反,所述的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均設于所述的第一齒輪的中空內(nèi)腔;且所述的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的末端分別設有用于連接的第一連接端及第二連接端。
[0005]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該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包括緊配套合于轉動軸上以使得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之間形成可聯(lián)動的摩擦的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均設于第一齒輪的中空內(nèi)腔;且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的末端分別設有用于連接的第一連接端及第二連接端。由于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的旋向相反,則無論是齒輪正轉還是反轉均能起到很好的滑動摩擦作用,且正反轉時主要作用的彈簧不同,減小了不必要的摩擦,雙向打滑效果均更好,使用壽命更長。
[0006]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第二齒輪一體式設于所述的轉動軸上。這樣,加工成本更低,裝配也更為方便。
[0007]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轉動軸上靠近第二齒輪的位置處設有用于對第一齒輪一側的軸向位置進行限定的限位板。這樣,可以有效地對第一齒輪的軸向位置進行限位,限位板可與轉動軸一體式成型,加工更為方便,成本低。
[0008]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第一齒輪的一側設有呈錐臺狀的卡接部,且所述的卡接部沿周向設有多條彈性槽,且所述的轉動軸對應所述的卡接部的位置處設有用于與所述的卡接部相配合的環(huán)形凹槽。這樣,第一齒輪與轉動軸之間的安裝非常方便,且方便通過對環(huán)形凹槽的設置來對第一齒輪的另一側進行軸向限位。
[0009]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第一齒輪的內(nèi)腔設有用于卡合所述的第一連接端及第二連接端的長條形的卡槽。這樣,更加便于第一連接端及第二連接端的卡合,裝配更加方便,固定效果也很好。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0011 ]圖2是本實用新型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去掉第一齒輪)。
[0013]圖4是本實用新型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的第一齒輪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1-4中:1第一齒輪、1.1卡接部、1.2彈性槽、1.3卡槽、2轉動軸、2.1環(huán)形槽、2.2限位板、3第二齒輪、4第一彈簧、4.1第一連接端、5第二彈簧、5.1第二連接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0016]如圖1-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內(nèi)”、“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關系是基于附圖所述的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或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須具有的特定的方位。
[0017]—種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包括第一齒輪1、第二齒輪3及轉動軸2,所述的第一齒輪I設有中空的內(nèi)腔,所述的第二齒輪3設于轉動軸2上,且所述的第一齒輪I活動套合安裝于轉動軸2上,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緊配套合于轉動軸2上以使得第一齒輪I和第二齒輪3之間形成可聯(lián)動的摩擦的第一彈簧4和第二彈簧5,所述的第一彈簧4和第二彈簧5的旋向相反,所述的第一彈簧4和第二彈簧5均設于所述的第一齒輪I的中空內(nèi)腔;且所述的第一彈簧4和第二彈簧5的末端分別設有用于連接的第一連接端4.1及第二連接端5.1。
[0018]所述的第二齒輪3—體式設于所述的轉動軸2上。
[0019]所述的轉動軸2上靠近第二齒輪3的位置處設有用于對第一齒輪I一側的軸向位置進行限定的限位板2.2。
[0020]所述的第一齒輪I的一側設有呈錐臺狀的卡接部1.1,且所述的卡接部1.1沿周向設有多條彈性槽1.2,且所述的轉動軸2對應所述的卡接部1.1的位置處設有用于與所述的卡接部I.I相配合的環(huán)形凹槽。
[0021]所述的第一齒輪I的內(nèi)腔設有用于卡合所述的第一連接端4.1及第二連接端5.1的長條形的卡槽1.3。
[0022]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包括第一齒輪(I)、第二齒輪(3)及轉動軸(2),所述的第一齒輪(I)設有中空的內(nèi)腔,所述的第二齒輪(3)設于轉動軸(2)上,且所述的第一齒輪(I)活動套合安裝于轉動軸(2)上,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緊配套合于轉動軸(2)上以使得第一齒輪(I)和第二齒輪(3)之間形成可聯(lián)動的摩擦的第一彈簧(4)和第二彈簧(5),所述的第一彈簧(4)和第二彈簧(5)的旋向相反,所述的第一彈簧(4)和第二彈簧(5)均設于所述的第一齒輪(I)的中空內(nèi)腔;且所述的第一彈簧(4)和第二彈簧(5)的末端分別設有用于連接的第一連接端(4.1)及第二連接端(5.D0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齒輪(3)—體式設于所述的轉動軸(2)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動軸(2)上靠近第二齒輪(3)的位置處設有用于對第一齒輪(I) 一側的軸向位置進行限定的限位板(2.2)。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齒輪(I)的一側設有呈錐臺狀的卡接部(1.1),且所述的卡接部(1.1)沿周向設有多條彈性槽(1.2),且所述的轉動軸(2)對應所述的卡接部(1.1)的位置處設有用于與所述的卡接部(1.1)相配合的環(huán)形凹槽。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視鏡電動驅動器的打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齒輪(I)的內(nèi)腔設有用于卡合所述的第一連接端(4.1)及第二連接端(5.1)的長條形的卡槽(1.3)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后視鏡鏡面驅動器的打滑機構,包括第一齒輪(1)、第二齒輪(3)及轉動軸(2),第一齒輪設有中空的內(nèi)腔,第二齒輪設于轉動軸(2)上,且第一齒輪(1)活動套合安裝于轉動軸(2)上,它還包括緊配套合于轉動軸(2)上以使得第一齒輪(1)和第二齒輪(3)之間形成可聯(lián)動的摩擦的第一彈簧(4)和第二彈簧(5),第一彈簧(4)和第二彈簧(5)的旋向相反,第一彈簧(4)和第二彈簧(5)均設于第一齒輪(1)的中空內(nèi)腔;且第一彈簧(4)和第二彈簧(5)的末端分別設有用于連接的第一連接端(4.1)及第二連接端(5.1)。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裝配方便、傳動齒輪正反轉的打滑效果均很好、壽命更長。
【IPC分類】B60R1/07
【公開號】CN205256180
【申請?zhí)枴緾N201521003794
【發(fā)明人】舒振寧, 姜正東, 張文君
【申請人】寧波精成車業(yè)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