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布泥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布泥機構。
【背景技術】
[0002]污泥厭氧反應常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的厭氧反應中,污泥厭氧反應是指污泥在無氧條件下,由兼性菌和厭氧細菌將污泥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機物、二氧化碳和水等,通過延長反應時間等條件甚至可以是有機物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水等,使污泥得到穩(wěn)定的過程,是污泥減量化、穩(wěn)定化或資源化的常用手段之一。而污泥是否能夠在厭氧反應設備內(nèi)達到均勻分布,保持均勻懸浮的狀態(tài),將直接影響厭氧反應的效果?,F(xiàn)有的污泥處理設備中由于缺乏相關的布泥裝置,導致污泥不能達到均勻分布,難以保持均勻懸浮狀態(tài),影響了污泥的厭氧反應效果。故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厭氧反應效率的布泥機構。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布泥機構。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布泥機構,包括厭氧池,所述厭氧池的前后側壁頂端均對稱設置有灑泥驅動裝置,所述灑泥驅動裝置由固定架、滾珠螺桿、螺帽和灑泥電機組成;所述固定架固定設置在厭氧池的側壁頂端,滾珠螺桿兩端通過軸承固定設置在固定架端部上,所述滾珠螺桿與螺帽相螺旋連接,所述螺帽與灑泥斗一端相固定連接;所述灑泥電機的主軸與滾珠螺桿一端相固定連接;所述厭氧池的右側壁固定設置有抽泥栗,所述厭氧池的左側壁固定設置有攪拌電機;所述厭氧池的出泥口與抽泥栗的進料口相連通,抽泥栗的出料口通過輸泥管與灑泥斗相連通;所述厭氧池內(nèi)腔的左右兩側壁通過軸承固定設置有攪拌軸,攪拌軸一端伸出厭氧池外后與聯(lián)軸器相固定連接,聯(lián)軸器另一端與攪拌電機的主軸相連接;攪拌軸沿軸設置有若干個攪拌漿;攪拌軸的高度低于出泥口的高度;它還包括有電控裝置,灑泥電機、抽泥栗和攪拌電機均與電源和電控裝置相連接。
[0005]進一步地,每個攪拌漿呈相互錯開設置。
[0006]進一步地,所述灑泥斗通過隔板分隔成兩個排料口,隔板的截面呈錐狀,排料口上設置有濾泥網(wǎng)。
[0007]進一步地,所述出泥口的高度為厭氧池高度的7/10 ;攪拌軸的高度為厭氧池高度的 1/2。
[0008]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布泥機構,包括厭氧池,所述厭氧池的前后側壁頂端均對稱設置有灑泥驅動裝置,所述灑泥驅動裝置由固定架、滾珠螺桿、螺帽和灑泥電機組成;所述固定架固定設置在厭氧池的側壁頂端,滾珠螺桿兩端通過軸承固定設置在固定架端部上,所述滾珠螺桿與螺帽相螺旋連接,所述螺帽與灑泥斗一端相固定連接;所述灑泥電機的主軸與滾珠螺桿一端相固定連接;所述厭氧池的右側壁固定設置有抽泥栗,所述厭氧池的左側壁固定設置有攪拌電機;所述厭氧池的出泥口與抽泥栗的進料口相連通,抽泥栗的出料口通過輸泥管與灑泥斗相連通;所述厭氧池內(nèi)腔的左右兩側壁通過軸承固定設置有攪拌軸,攪拌軸一端伸出厭氧池外后與聯(lián)軸器相固定連接,聯(lián)軸器另一端與攪拌電機的主軸相連接;攪拌軸沿軸設置有若干個攪拌漿;攪拌軸的高度低于出泥口的高度;它還包括有電控裝置,灑泥電機、抽泥栗和攪拌電機均與電源和電控裝置相連接。
[0009]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通過灑泥驅動裝置帶動灑泥斗進行左右移動,通過抽泥栗、輸泥管抽泥,使灑泥斗實現(xiàn)一邊移動一邊灑泥;通過攪拌漿攪拌泥漿,極大地提高布泥的均勻性,實現(xiàn)了污泥厭氧反應器中泥水混合物的均勻分布,有效保持厭氧反應器中污泥顆粒均勻懸浮的物理狀態(tài),提高了厭氧反應效率,極大地提高了凈化效率。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標記說明:
[0012]1、厭氧池;1-1、出泥口; 2、抽泥栗;3、輸泥管;4、灑泥斗;
[0013]4-1、濾泥網(wǎng);4-2、隔板;5、固定架;6、滾珠螺桿;7、攪拌軸;
[0014]8、攪拌漿;9、聯(lián)軸器;10、攪拌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布泥機構,包括厭氧池1,所述厭氧池I的前后側壁頂端均對稱設置有灑泥驅動裝置。所述灑泥驅動裝置由固定架5、滾珠螺桿6、螺帽(圖中未示出)和灑泥電機(圖中未示出)組成;所述固定架5固定設置在厭氧池I的側壁頂端,滾珠螺桿6兩端通過軸承固定設置在固定架5端部上,所述滾珠螺桿6與螺帽相螺旋連接,所述螺帽與灑泥斗4 一端相固定連接,灑泥斗4底端伸入?yún)捬醭豂內(nèi)腔中。所述灑泥電機的主軸與滾珠螺桿6 —端相固定連接;灑泥斗4便可以沿滾珠螺桿6的軸向進行移動,在移動過程中實現(xiàn)灑泥;灑泥驅動裝置和灑泥斗4呈相互垂直設置。
[0017]所述厭氧池I的右側壁固定設置有抽泥栗2,所述厭氧池I的左側壁固定設置有攪拌電機10。
[0018]所述厭氧池I的出泥口 1-1與抽泥栗2的進料口相連通,抽泥栗2的出料口通過輸泥管3與灑泥斗4相連通;輸泥管3的架設要點是:能夠滿足灑泥斗4左右平移即可,其架設固定技術與現(xiàn)有技術無本質區(qū)別,故不在此詳說。
[0019]所述厭氧池I內(nèi)腔的左右兩側壁通過軸承固定設置有攪拌軸7,攪拌軸7 —端伸出厭氧池I外后與聯(lián)軸器9相固定連接,聯(lián)軸器9另一端與攪拌電機10的主軸相連接;攪拌軸7沿軸設置有若干個攪拌漿8 ;攪拌軸7的高度低于出泥口 1-1的高度;它包括有電控裝置,灑泥電機、抽泥栗2和攪拌電機10均與電源和電控裝置相連接,灑泥電機、抽泥栗2和攪拌電機10的控制技術與現(xiàn)有技術無本質區(qū)別。
[0020]進一步地,每個攪拌漿8呈相互錯開設置。
[0021]進一步地,所述灑泥斗4通過隔板4-2分隔成兩個排料口,隔板4-2的截面呈錐狀,排料口上設置有濾泥網(wǎng)4-1,濾泥網(wǎng)4-1和隔板4-2均可以提高分泥效率,進而提高厭氧反應效果。
[0022]進一步地,所述出泥口 1-1的高度為厭氧池I高度的7/10 ;攪拌軸7的高度為厭氧池I高度的1/2。
[0023]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通過灑泥驅動裝置帶動灑泥斗進行左右移動,通過抽泥栗、輸泥管抽泥,使灑泥斗實現(xiàn)一邊移動一邊灑泥;通過攪拌漿攪拌泥漿,極大地提高布泥的均勻性,實現(xiàn)了污泥厭氧反應器中泥水混合物的均勻分布,有效保持厭氧反應器中污泥顆粒均勻懸浮的物理狀態(tài),提高了厭氧反應效率,極大地提高了凈化效率。另外,該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制造成本低。
[002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布泥機構,包括厭氧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厭氧池(I)的前后側壁頂端均對稱設置有灑泥驅動裝置, 所述灑泥驅動裝置由固定架(5)、滾珠螺桿(6)、螺帽和灑泥電機組成;所述固定架(5)固定設置在厭氧池(I)的側壁頂端,滾珠螺桿(6 )兩端通過軸承固定設置在固定架(5 )端部上,所述滾珠螺桿(6)與螺帽相螺旋連接,所述螺帽與灑泥斗(4) 一端相固定連接;所述灑泥電機的主軸與滾珠螺桿(6 ) —端相固定連接; 所述厭氧池(I)的右側壁固定設置有抽泥栗(2),所述厭氧池(I)的左側壁固定設置有攪拌電機(10); 所述厭氧池(I)的出泥口(1-1)與抽泥栗(2)的進料口相連通,抽泥栗(2)的出料口通過輸泥管(3)與灑泥斗(4)相連通;所述厭氧池(I)內(nèi)腔的左右兩側壁通過軸承固定設置有攪拌軸(7 ),攪拌軸(7 ) 一端伸出厭氧池(I)外后與聯(lián)軸器(9 )相固定連接,聯(lián)軸器(9 )另一端與攪拌電機(10)的主軸相連接;攪拌軸(7)沿軸設置有若干個攪拌漿(8);攪拌軸(7)的高度低于出泥口(1-1)的高度;它還包括有電控裝置,灑泥電機、抽泥栗(2)和攪拌電機(10)均與電源和電控裝置相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布泥機構,其特征在于:每個攪拌漿(8)呈相互錯開設置。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布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灑泥斗(4)通過隔板(4-2)分隔成兩個排料口,隔板(4-2 )的截面呈錐狀,排料口上設置有濾泥網(wǎng)(4-1)。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布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口(1-1)的高度為厭氧池(I)高度的7/10 ;攪拌軸(7)的高度為厭氧池(I)高度的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布泥機構,包括厭氧池,厭氧池的前后側壁頂端均對稱設置有灑泥驅動裝置,灑泥斗的端部通過灑泥驅動裝置固定;厭氧池的出泥口與抽泥泵的進料口相連通,抽泥泵的出料口通過輸泥管與灑泥斗相連通;厭氧池內(nèi)腔的左右兩側壁通過軸承固定設置有攪拌軸,攪拌軸一端伸出厭氧池外后與聯(lián)軸器相固定連接,聯(lián)軸器另一端與攪拌電機的主軸相連接;攪拌軸沿軸設置有若干個攪拌漿;攪拌軸的高度低于出泥口的高度。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極大地提高布泥的均勻性,提高了厭氧反應效率,極大地提高了凈化效率。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yōu)點。
【IPC分類】C02F11/04
【公開號】CN204737869
【申請?zhí)枴緾N201520285096
【發(fā)明人】張德剛
【申請人】大連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排水管理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4日
【申請日】201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