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自轉的瀝青攪拌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瀝青領域,涉及瀝青攪拌罐,具體涉及一種帶自轉的瀝青攪拌罐。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瀝青加熱儲運裝置按加熱方式分類有三種,即煙道直熱式、導熱油爐加熱式、電阻絲加熱式。
[0003]煙道直熱式的瀝青加熱運輸裝置中,煙道即氣道,燃燒器產生的熱源或由其他燃燒介質、設備產生的熱能在氣道傳輸?shù)倪^程中,以熱輻射的方式將熱量傳遞給接觸氣道的瀝青罐體,罐體內的瀝青受熱融化;但是,由于熱氣流在氣道中運行時熱能不斷衰減,距離熱源不同位置的罐體受熱溫度差距較大,受熱不均勻,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因氣道局部溫度過高導致部分瀝青老化的問題發(fā)生。
[0004]導熱油加熱式的瀝青加熱儲運裝置中,是以煤、重油、輕油或其他可燃材料做燃料加熱置于密閉容器中的導熱油,熱油在導熱油管中流動實現(xiàn)熱傳遞,是微熱載體的一種傳熱方式。這種瀝青加熱方式,雖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瀝青加熱不均導致部分瀝青老化的問題,但由于其加熱中使用煤、重油、輕油或其它可燃材料作為加熱源,因此增加了瀝青加熱儲運裝置的成本和重量,且加熱時間慢,有尾氣。
[0005]電阻絲加熱是利用電阻絲通電后所發(fā)出的熱量來加熱瀝青。此種方法優(yōu)點是所用的設備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使用方便、無污染、熱效率高、升溫快、易于自動控制。缺點是耗電量大、瀝青易局部老化,故多用于使用固態(tài)瀝青熔化或補償瀝青的熱損失。現(xiàn)有的導熱油加熱和電阻絲加熱都會存在著局部老化的現(xiàn)象這不但不能保證瀝青混合料的質量也嚴重影響瀝青路面的質量。
【發(fā)明內容】
[0006]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自轉的瀝青攪拌罐,解決現(xiàn)有技技術中瀝青攪拌罐使得瀝青受熱不均勻,使得瀝青容易局部老化的問題。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
[0008]—種帶自轉的瀝青攪拌罐,包括帶有進料口和出料口的罐體,罐體上蓋合有蓋體,罐體內安裝有螺旋提料器,螺旋提料器的轉動軸伸出蓋體外,蓋體外部的轉動軸上安裝有驅動螺旋提料器轉動的驅動齒輪;
[0009]蓋體和驅動齒輪之間的轉動軸上安裝有能夠相對于轉動軸轉動的行星支撐架,蓋體和行星支撐架之間的轉動軸上固定安裝有中心齒輪,行星支撐架上安裝有傳遞齒輪和行星齒輪,中心齒輪通過傳遞齒輪帶動行星齒輪自轉;
[0010]行星齒輪自轉時帶動安裝在罐體內的攪拌器轉動實現(xiàn)攪拌。
[0011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區(qū)別技術特征:
[0012]具體的,所述的攪拌器為三個,以螺旋提料器的轉動軸為對稱中心在罐體內對稱設置,三個攪拌器通過連接架連接在一起。
[0013]進一步地,所述的蓋體的邊緣安裝有向蓋體外部凸起的內齒環(huán),行星齒輪與內齒環(huán)嚙合,行星齒輪自轉的同時沿著內齒環(huán)公轉,使得攪拌器在自轉的同時實現(xiàn)公轉。
[0014]進一步地,所述的罐體包括內壁層和外壁層,內壁層和外壁層之間夾有一層電磁線圈加熱層。
[0015]優(yōu)選的,所述的內壁層和電磁線圈加熱層之間還設置有一層隔熱層。
[0016]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0017]本實用新型的攪拌器連接在行星齒輪上不但進行自轉又沒能進行公轉,使受熱更加的均勻,能夠有效地避免瀝青老化,克服了現(xiàn)有的瀝青加熱罐局部老化,加熱攪拌不均勻,污染嚴重等問題。
[0018]本實用新型的螺旋提料器與攪拌器配合,使得罐體內的物料在攪拌的同時實現(xiàn)軸向的提升和下降,形成一個物料的升降循環(huán),更好地使得物料混合均勻,受熱均勻。
[0019]本實用新型采用電磁線圈加熱,避免了與瀝青的直接接觸,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瀝青與發(fā)熱體接觸面積大,有效的避免瀝青老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1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螺旋提料器和攪拌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自轉和公轉傳動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罐體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各個標號的含義為:1_觸體,2_蓋體,3_螺旋提料器,4_轉動軸,5_驅動齒輪,6-行星支撐架,7-中心齒輪,8-傳遞齒輪,9-行星齒輪,10-攪拌器,11-連接架,12-內齒環(huán);
[0025](1-1)-進料口,(1-2)-出料口,(1-3)-內壁層,(1-4)-外壁層,(1-5)-電磁線圈加熱層,(1-6)-隔熱層。
[002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內容作進一步詳細解釋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體實施例,凡在本申請技術方案基礎上做的等同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28]實施例1:
[0029]遵從上述技術方案,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給出一種帶自轉的瀝青攪拌罐,包括帶有進料口 1-1和出料口 1-2的罐體1,罐體1上蓋合有蓋體2,罐體1內安裝有螺旋提料器3,螺旋提料器3的轉動軸4伸出蓋體2外,蓋體2外部的轉動軸4上安裝有驅動螺旋提料器3轉動的驅動齒輪5,
[0030]蓋體2和驅動齒輪5之間的轉動軸4上安裝有能夠相對于轉動軸4轉動的行星支撐架6,蓋體2和行星支撐架6之間的轉動軸4上固定安裝有中心齒輪7,行星支撐架6上安裝有傳遞齒輪8和行星齒輪9,中心齒輪7通過傳遞齒輪8帶動行星齒輪9自轉;
[0031 ]行星齒輪9自轉時帶動安裝在罐體1內的攪拌器10轉動實現(xiàn)攪拌。
[0032]攪拌器10為三個,以螺旋提料器3的轉動軸4為對稱中心在罐體1內對稱設置,三個攪拌器10通過連接架11連接在一起,使得物料能夠充分混合,熱量充分擴散。
[0033]蓋體2的邊緣安裝有向蓋體2外部凸起的內齒環(huán)12,行星齒輪9與內齒環(huán)12嚙合,行星齒輪9自轉的同時沿著內齒環(huán)12公轉,使得攪拌器10在自轉的同時實現(xiàn)公轉。
[0034]罐體1包括內壁層1-3和外壁層1-4,內壁層1-3和外壁層1-4之間夾有一層電磁線圈加熱層1-5,內壁層1-3和電磁線圈加熱層1-5之間還設置有一層隔熱層1-6。采用電磁加熱實現(xiàn)非接觸式加熱,避免了與瀝青的直接接觸,更加安全、更加高效。
[0035]本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均為剛性材料,將不會發(fā)生折彎或變形。
[003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所述:
[0037]當瀝青從進料口1-1流入,通過驅動齒輪5的驅動使得螺旋提料器3開始轉動提料,同時中心齒輪7也開始轉動,帶動行星齒輪9轉動,使得攪拌器10開始運行轉動。螺旋提料器3通過旋轉使底部的瀝青源源不斷的往上部提升,提升上來的瀝青再通過攪拌器10的攪拌使瀝青分散到管體1的內壁層1-3的四周進行加熱,行星齒輪9又圍繞內齒環(huán)12進行公轉,使得攪拌器10整體公轉。螺旋提料器3源源不斷的把底部的瀝青提升上來,旁邊四周的瀝青對底部進行補充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內部的軸向的渦流;而攪拌器10的公轉和自轉又形成了一個橫向的渦流。這樣內部的瀝青將會更加均勻的進行攪拌受熱。
【主權項】
1.一種帶自轉的瀝青攪拌罐,包括帶有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罐體(1),罐體(1)上蓋合有蓋體(2),其特征在于: 罐體(1)內安裝有螺旋提料器(3),螺旋提料器(3)的轉動軸(4)伸出蓋體(2)外,蓋體(2)外部的轉動軸(4)上安裝有驅動螺旋提料器(3)轉動的驅動齒輪(5); 蓋體(2)和驅動齒輪(5)之間的轉動軸(4)上安裝有能夠相對于轉動軸(4)轉動的行星支撐架(6),蓋體(2)和行星支撐架(6)之間的轉動軸(4)上固定安裝有中心齒輪(7),行星支撐架(6)上安裝有傳遞齒輪(8)和行星齒輪(9),中心齒輪(7)通過傳遞齒輪(8)帶動行星齒輪(9)自轉; 行星齒輪(9)自轉時帶動安裝在罐體(1)內的攪拌器(10)轉動實現(xiàn)攪拌。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自轉的瀝青攪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拌器(10)為三個,以螺旋提料器(3)的轉動軸(4)為對稱中心在罐體(1)內對稱設置,三個攪拌器(10)通過連接架(11)連接在一起。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自轉的瀝青攪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體(2)的邊緣安裝有向蓋體(2)外部凸起的內齒環(huán)(12),行星齒輪(9)與內齒環(huán)(12)嚙合,行星齒輪(9)自轉的同時沿著內齒環(huán)(12)公轉,使得攪拌器(10)在自轉的同時實現(xiàn)公轉。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自轉的瀝青攪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體(1)包括內壁層(1-3)和外壁層(1-4),內壁層(1-3)和外壁層(1-4)之間夾有一層電磁線圈加熱層(1-5)。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自轉的瀝青攪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壁層(1-3)和電磁線圈加熱層(1-5)之間還設置有一層隔熱層(1-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自轉的瀝青攪拌罐,其中,罐體內安裝有螺旋提料器,螺旋提料器的轉動軸伸出蓋體外,蓋體外部的轉動軸上安裝有驅動螺旋提料器轉動的驅動齒輪;蓋體和驅動齒輪之間的轉動軸上安裝有能夠相對于轉動軸轉動的行星支撐架,蓋體和行星支撐架之間的轉動軸上固定安裝有中心齒輪,行星支撐架上安裝有傳遞齒輪和行星齒輪,中心齒輪通過傳遞齒輪帶動行星齒輪自轉;行星齒輪自轉時帶動安裝在罐體內的攪拌器轉動實現(xiàn)攪拌。本實用新型的攪拌器連接在行星齒輪上不但進行自轉又沒能進行公轉,使受熱更加的均勻,能夠有效地避免瀝青老化,克服了現(xiàn)有的瀝青加熱罐局部老化,加熱攪拌不均勻,污染嚴重等問題。
【IPC分類】B01F7/30, B01F15/06
【公開號】CN205146090
【申請?zhí)枴緾N201520842908
【發(fā)明人】叢卓紅, 郭占杰, 趙寶君, 王占永, 王憲, 胡蘭岐
【申請人】長安大學
【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