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動式雙鎖緊油缸的液壓接力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擺動式雙鎖緊油缸的液壓接力器,其特征在于設有底座、水平鎖緊油缸、垂直鎖緊油缸、銷釘、卡板和鎖緊螺釘,所述垂直鎖緊油缸是由中心腔體、連接座、垂直活塞、方形泵體、垂直活塞桿組成,所述中心腔體一端與連接座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方形泵體固定連接,所述中心腔體內(nèi)設有垂直活塞,所述連接座經(jīng)銷釘與底座相鉸接,所述連接座上設有上腔通油孔,所述上腔通油孔與中心腔體的上腔相連通,所述垂直活塞桿上軸向間隔設有上限鎖緊通孔和下限鎖緊通孔,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結(jié)構(gòu),具有結(jié)構(gòu)新穎、操作簡單、省時省力、控制精確、定位可靠、使用安全等優(yōu)點。
【專利說明】
擺動式雙鎖緊油缸的液壓接力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接力器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擺動式雙鎖緊油缸的液壓接力器。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水電站接力器A級檢修時一般要進行接力器傳動銷的拆卸工序,一種接力器傳動銷重量大約llOKg,以前運用頂絲杠桿原理,采用人工的方法進行拆卸,作業(yè)時需在傳動銷上方安裝杠桿橫梁和頂絲組合而成的簡易結(jié)構(gòu),并保證杠桿橫梁和頂絲的強度足夠,通過人工旋轉(zhuǎn)頂絲螺母的方式,將頂絲螺桿提升,使傳動銷逐漸拔出,此方法費力、費時,操作復雜,且易造成杠桿橫梁及頂絲疲勞彎曲等現(xiàn)象,為優(yōu)化以上存在的缺陷,專門設計一套機械液壓化的接力器傳動銷拔出的專業(yè)工具,結(jié)合液壓、機械傳動原理提出了該專用工具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新穎、操作簡單、省時省力、控制精確、定位可靠、使用安全的擺動式雙鎖緊油缸的液壓接力器。
[0004]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擺動式雙鎖緊油缸的液壓接力器,其特征在于設有底座、水平鎖緊油缸、垂直鎖緊油缸、銷釘、卡板和鎖緊螺釘,所述垂直鎖緊油缸是由中心腔體、連接座、垂直活塞、方形栗體、垂直活塞桿組成,所述中心腔體一端與連接座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方形栗體固定連接,所述中心腔體內(nèi)設有垂直活塞,所述連接座經(jīng)銷釘與底座相鉸接,所述連接座上設有上腔通油孔,所述上腔通油孔與中心腔體的上腔相連通,所述銷釘一側(cè)設有卡板,所述卡板經(jīng)鎖緊螺釘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垂直活塞桿穿過方形栗體中心設有的穿孔后,內(nèi)端與垂直活塞固定連接,外端與連接頭固定連接,所述垂直活塞桿上軸向間隔設有上限鎖緊通孔和下限鎖緊通孔,所述上限鎖緊通孔和下限鎖緊通孔的軸心與垂直活塞桿軸心相垂直,所述方形栗體側(cè)壁設有下腔進油口和鎖緊口,所述下腔進油口與中心腔體的下腔相連通,所述水平鎖緊油缸固定在方形栗體側(cè)壁,所述水平鎖緊油缸的伸縮桿和活塞設在鎖緊口中,當所述垂直活塞桿上的上限鎖緊通孔與鎖緊口相對應時,水平鎖緊油缸的伸縮桿前端的活塞即插入到上限鎖緊通孔中,當所述垂直活塞桿上的下陷鎖緊通孔與鎖緊口相對應時,水平鎖緊油缸的伸縮桿前端的活塞即插入到下限鎖緊通孔中,達到通過液壓對接力器的上限和下限進行鎖緊的作用。
[0006]本實用新型可方形栗體下端設有行程指示裝置,所述行程指示裝置包括指針和表盤,所述表盤端面中心設有長條形通槽,所述表盤長條形通槽一側(cè)或兩側(cè)的端面上設有刻度凹槽線或刻度凸起線,所述指針下端與垂直伸縮桿垂直固定連接,上端與長條形通槽間隙配合,以利于通過指針所指的位置,精確控制接力器的行程。
[0007]本實用新型可在中心腔體內(nèi)的垂直活塞桿上固定套有緩沖墊,以達到安全使用的作用。
[0008]本發(fā)明由于采用上述結(jié)構(gòu),具有結(jié)構(gòu)新穎、操作簡單、省時省力、控制精確、定位可靠、使用安全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0]附圖標記:底座1、水平鎖緊油缸2、垂直鎖緊油缸、銷釘3、卡板4、鎖緊螺釘5、中心腔體6、連接座7、垂直活塞8、方形栗體9、垂直活塞桿1、指針11、表盤12、緩沖墊13。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0012]如附圖所示,一種擺動式雙鎖緊油缸的液壓接力器,其特征在于設有底座1、水平鎖緊油缸2、垂直鎖緊油缸、銷釘3、卡板4和鎖緊螺釘5,所述垂直鎖緊油缸是由中心腔體6、連接座7、垂直活塞8、方形栗體9、垂直活塞桿10組成,所述中心腔體6—端與連接座7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方形栗體9固定連接,所述中心腔體6內(nèi)設有垂直活塞8,所述連接座7經(jīng)銷釘3與底座I相鉸接,所述連接座7上設有上腔通油孔,所述上腔通油孔與中心腔體6的上腔相連通,所述銷釘3—側(cè)設有卡板4,所述卡板4經(jīng)鎖緊螺釘5與底座I固定連接,所述垂直活塞桿10穿過方形栗體9中心設有的穿孔后,內(nèi)端與垂直活塞8固定連接,外端與連接頭固定連接,所述垂直活塞桿10上軸向間隔設有上限鎖緊通孔和下限鎖緊通孔,所述上限鎖緊通孔和下限鎖緊通孔的軸心與垂直活塞桿10軸心相垂直,所述方形栗體9側(cè)壁設有下腔進油口和鎖緊口,所述下腔進油口與中心腔體的下腔相連通,所述水平鎖緊油缸2固定在方形栗體9側(cè)壁,所述水平鎖緊油缸2的伸縮桿和活塞設在鎖緊口中,當所述垂直活塞桿10上的上限鎖緊通孔與鎖緊口相對應時,水平鎖緊油缸的伸縮桿前端的活塞即插入到上限鎖緊通孔中,當所述垂直活塞桿10上的下陷鎖緊通孔與鎖緊口相對應時,水平鎖緊油缸2的伸縮桿前端的活塞即插入到下限鎖緊通孔中,達到通過液壓對接力器的上限和下限進行鎖緊的作用。
[0013]本實用新型可方形栗體9下端設有行程指示裝置,所述行程指示裝置包括指針11和表盤12,所述表盤12端面中心設有長條形通槽,所述表盤12長條形通槽一側(cè)或兩側(cè)的端面上設有刻度凹槽線或刻度凸起線,所述指針11下端與垂直活塞桿10垂直固定連接,上端與長條形通槽間隙配合,以利于通過指針所指的位置,精確控制接力器的行程。
[0014]本實用新型可在中心腔體6內(nèi)的垂直活塞桿上固定套有緩沖墊13,以達到安全使用的作用。
[0015]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通過連接頭連接施力部件,液壓控制系統(tǒng)驅(qū)動垂直鎖緊油缸下移,在下移時,垂直鎖緊油缸以銷軸為中心擺動,達到調(diào)整施力部件中心位置,在下移的過程中,通過指針所對應的表盤上的刻度線,可精確看出伸縮桿下移的距離,當下移到指定位置后,液壓控制系統(tǒng)驅(qū)動水平鎖緊動作,使活塞插進垂直活塞桿的下限鎖緊通孔中,達到雙向鎖緊的作用,當施力部件要上升時,水平鎖緊油缸中的活塞離開下限鎖緊通孔,中心腔體的下腔通油,驅(qū)動垂直活塞桿上移,當垂直活塞桿的上限鎖緊通孔與水平鎖緊油缸的軸線相吻合時,水平鎖緊油缸動作,將活塞插入到上限鎖緊通孔中,使施力部件在上到最高處后通過液壓鎖緊。
[0016]本發(fā)明由于采用上述結(jié)構(gòu),具有結(jié)構(gòu)新穎、操作簡單、省時省力、控制精確、定位可靠、使用安全等優(yōu)點。
【主權(quán)項】
1.一種擺動式雙鎖緊油缸的液壓接力器,其特征在于設有底座、水平鎖緊油缸、垂直鎖緊油缸、銷釘、卡板和鎖緊螺釘,所述垂直鎖緊油缸是由中心腔體、連接座、垂直活塞、方形栗體、垂直活塞桿組成,所述中心腔體一端與連接座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方形栗體固定連接,所述中心腔體內(nèi)設有垂直活塞,所述連接座經(jīng)銷釘與底座相鉸接,所述連接座上設有上腔通油孔,所述上腔通油孔與中心腔體的上腔相連通,所述銷釘一側(cè)設有卡板,所述卡板經(jīng)鎖緊螺釘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垂直活塞桿穿過方形栗體中心設有的穿孔后,內(nèi)端與垂直活塞固定連接,外端與連接頭固定連接,所述垂直活塞桿上軸向間隔設有上限鎖緊通孔和下限鎖緊通孔,所述上限鎖緊通孔和下限鎖緊通孔的軸心與垂直活塞桿軸心相垂直,所述方形栗體側(cè)壁設有下腔進油口和鎖緊口,所述下腔進油口與中心腔體的下腔相連通,所述水平鎖緊油缸固定在方形栗體側(cè)壁,所述水平鎖緊油缸的伸縮桿和活塞設在鎖緊口中,當所述垂直活塞桿上的上限鎖緊通孔與鎖緊口相對應時,水平鎖緊油缸的伸縮桿前端的活塞即插入到上限鎖緊通孔中,當所述垂直活塞桿上的下陷鎖緊通孔與鎖緊口相對應時,水平鎖緊油缸的伸縮桿前端的活塞即插入到下限鎖緊通孔中。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擺動式雙鎖緊油缸的液壓接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栗體下端設有行程指示裝置,所述行程指示裝置包括指針和表盤,所述表盤端面中心設有長條形通槽,所述表盤長條形通槽一側(cè)或兩側(cè)的端面上設有刻度凹槽線或刻度凸起線,所述指針下端與垂直伸縮桿垂直固定連接,上端與長條形通槽間隙配合。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擺動式雙鎖緊油缸的液壓接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腔體內(nèi)的垂直活塞桿上固定套有緩沖墊。
【文檔編號】F15B15/28GK205677903SQ201620550932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6月8日 公開號201620550932.8, CN 201620550932, CN 205677903 U, CN 205677903U, CN-U-205677903, CN201620550932, CN201620550932.8, CN205677903 U, CN205677903U
【發(fā)明人】戚曉霞, 盧文濤
【申請人】戚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