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成人黄色,透逼一级毛片,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在线看国产美女毛片2019,黄片www.www,一级黄色毛a视频直播

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553921閱讀:34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礦山應急救援用的通信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礦山井下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錯綜復雜性是礦山事故多發(fā)的原因之一。礦井發(fā)生災害時,巷道交通、通風狀況惡化,瓦斯、CO等有害氣體嚴重超限,以及高溫、濃煙、光線不足等惡劣情況都會發(fā)生,礦井原有通信聯絡基礎設施也可能會癱瘓,造成井上下通信的中斷,此時救援指揮中心與救援現場救護隊員之間能否進行信息較全面的雙向通訊與指揮調度,對救援效果會產生重大影響。
目前常見的救援通信裝備主要是有線聲能電話或在聲能電話基礎上改良的有線可視對講通信系統(tǒng),也有一些使用中頻感應無線電話。有線通信裝置有其自身的優(yōu)點,能夠實現語音或可視化通信指揮功能,但有線救援通信系統(tǒng)相比無線系統(tǒng)具有鋪線麻煩、耽誤救災黃金時間、影響救災效率等明顯的不足,無法很好地滿足救災通信快速應急和靈活性要求。
中頻感應無線電話可借助于井下現有電纜、管道等金屬導體來傳導電磁波,但中頻感應通信仍有雜音大、質量差、部署欠靈活等不足。漏泄電纜通信產品利用鋪設專有泄漏電纜來傳導電磁波,相比中頻感應通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無線通信質量,但同樣帶來了部署與維護極不靈活的缺點。由于沿用的負壓呼吸器導致隊員無法講話,而下壓呼吸器由于面罩的阻隔影響也讓隊員難于講清晰;而且,目前的無線電話只有音頻通訊功能,無視頻和環(huán)境參數采集、傳輸功能,難以做到準確、高效、全面地傳遞災區(qū)現場狀況。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快速、靈活、獨立部署的多功能礦用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在救援指揮中心與井下事故現場之間采用自組織、自愈合方式快速形成多跳鏈狀或網狀拓撲數字通信網絡,支持無線與無線加有線相結合方式進行信號中繼與傳輸,能夠為救援指揮人員與現場救護隊員之間提供包括語音、視頻、數據在內的移動雙向多媒體通信聯絡與調度指揮通道,并能實現信息記錄。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本發(fā)明的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其結構特點是:包括終端設備、網絡設備、指揮平臺和光纜;網絡設備設有2套以上;
上述的終端設備包括骨傳導送受話器、低照度攝像儀、環(huán)境參數采集模塊、音頻處理模塊、模擬圖像處理模塊、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環(huán)境參數數據處理模塊、數字液晶屏、快閃存儲器、綜合處理模塊、無線射頻模塊、全向天線和為終端設備提供工作電源的本安電源;
網絡設備包括無線射頻接入模塊、第一全向天線、以太網電通信模塊、路由交換模塊、通信網絡控制管理模塊、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2個第二全向天線、2個以太網光通信模塊以及為網絡設備提供工作電源的第二本安電源;
指揮平臺包括計算機、多媒體綜合信息顯示屏、話筒、音響和以太網電通信模塊;
上述的終端設備的骨傳導送受話器與音頻處理模塊雙向信號電連接;音頻處理模塊與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雙向信號電連接;低照度攝像儀與模擬圖像處理模塊雙向信號電連接;模擬圖像處理模塊、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環(huán)境參數數據處理模塊、數字液晶屏、快閃存儲器和無線射頻模塊均與綜合處理模塊雙向信號電連接;環(huán)境參數采集模塊與環(huán)境參數數據處理模塊無線信號電連接;全向天線與無線射頻模塊雙向信號電連接;
網絡設備的無線射頻接入模塊與第一全向天線雙向信號電連接;2個第二全向天線中的一個與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中的一個雙向信號電連接;2個第二全向天線中的另一個與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中的另一個雙向信號電連接;2個以太網光通信模塊均分別與路由交換模塊雙向信號電連接;以太網電通信模塊與路由交換模塊雙向信號電連接;無線射頻接入模塊、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路由交換模塊均分別與通信網絡控制管理模塊雙向信號電連接;
指揮平臺的多媒體綜合信息顯示屏、話筒、音響和以太網電通信模塊均分別與計算機雙向信號電連接;指揮平臺的以太網電通信模塊通過光纜與一個網絡設備的以太網電通信模塊雙向信號電連接;各網絡設備相互之間通過其各自的無線組網射頻模塊和第二全向天線無線通信連接;終端設備與網絡設備無線通信連接。
進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各網絡設備相互之間還利用其各自的以太網光通信模塊通過光纜雙向信號電連接。
進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光纜為可實現高速長距離數字信號傳輸的礦用特種鎧裝光纜。
進一步的方案還有:上述的音頻處理模塊為WM8731音頻PCM處理模塊;模擬圖像處理模塊為SAA7130模擬圖像處理模塊;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為DM642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數字液晶屏為3.5寸數字液晶屏;綜合處理模塊為0MAP3530綜合處理模塊;無線射頻模塊和無線射頻接入模塊均為頻率2.4GHz的無線射頻模塊;全向天線和第一全向天線均為頻率2.4GHz的全向天線;無線組網射頻模塊為頻率5.SGHz的無線組網射頻模塊;第二全向天線為頻率5.SGHz的全向天線;計算機為筆記本電腦;話筒為M1-SOUND話筒;音響為R151T音響。
本發(fā)明具有積極的效果:(I)本實施例的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能夠快速、靈活、獨立部署形成多功能的礦用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在指揮平臺與井下事故現場之間采用自組織、自愈合方式快速形成多跳鏈狀或網狀拓撲數字通信網絡,支持無線與無線加有線相結合方式進行信號中繼與傳輸,因而能夠為救援指揮人員與現場救護隊員之間提供包括語音、視頻、數據在內的可靠的移動雙向多媒體通信聯絡與調度指揮通道,從而較大幅度地提高礦山應急救援的效果。(2)本實施例的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可以無縫接入已有的井下工業(yè)以太環(huán)網、光端機或光纖收發(fā)器傳輸網絡,也可以獨立形成功能完備的即鋪即用應急通信網絡,多跳無線通信距離不小于2000米,光纖通信作為無線通信有效補充,通信距離可擴充達20公里,井下救援人員或工作人員,通過佩戴礦用本安型多媒體綜合通信終端,配套的低照度攝像頭、骨傳導送受話器、多參數測定儀等裝備,將現場的實時圖像、語音、環(huán)境參數等信息實時回傳到指揮平臺,方便救援調度指揮人員可以實時、清晰、準確地了解現場情況并對現場人員進行調度指揮。(3)本實施例的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能夠對救災全過程的視頻、音頻、環(huán)境參數等多媒體信息進行記錄,便于進行災后進行事故災情的量化分析以及救災過程的經驗總結等工作。(4)本實施例的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還可以通過以太網高速上傳或衛(wèi)星通信傳輸至地面指揮中心或國家救援指揮中心,實現事故現場圖像的多級監(jiān)測與實時指揮。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上述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如下:
終端設備I,
骨傳導送受話器1,低照度攝像儀2,環(huán)境參數采集模塊3,音頻處理模塊4,模擬圖像處理模塊5,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6,環(huán)境參數數據處理模塊7,數字液晶屏8,快閃存儲器9,綜合處理模塊10,無線射頻模塊11,全向天線12,本安電源13 ;
網絡設備II,
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第二全向天線15,以太網光通信模塊16,以太網電通信模塊17,路由交換模塊18,通信網絡控制管理模塊19,第二本安電源20,無線射頻接入模塊21,第一全向天線22 ;
指揮平臺III,
計算機31,多媒體綜合信息顯示屏32,話筒33,音響34,以太網電通信模塊35 ;
光纜IV。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見圖1,本實施例的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主要由終端設備1、網絡設備I1、指揮平臺III和光纜IV組成。終端設備I由救援人員在現場隨身攜帶,終端設備I由需要配備的救援人員每個人攜帶一套。網絡設備II設有2套以上,其具體設置的數量可以根據現場使用需要設置;網絡設備II相互間構成即鋪即用自組織形成應急通信網絡,指揮平臺III根據需要部署在礦井下基地或地面指揮中心。光纜IV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采用可實現高速長距離數字信號傳輸的礦用特種鎧裝光纜。
終端設備I主要由骨傳導送受話器1、低照度攝像儀2、環(huán)境參數采集模塊3、音頻處理模塊4、模擬圖像處理模塊5、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6、環(huán)境參數數據處理模塊7、數字液晶屏8、快閃存儲器9、綜合處理模塊10、無線射頻模塊11、全向天線12和本安電源13組成。
本實施例中,環(huán)境參數采集模塊3優(yōu)選采用CD4環(huán)境參數采集模塊;音頻處理模塊4優(yōu)選采用WM8731音頻PCM處理模塊;模擬圖像處理模塊5優(yōu)選采用SAA7130模擬圖像處理模塊;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6優(yōu)選采用DM642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數字液晶屏8優(yōu)選采用3.5寸數字液晶屏;綜合處理模塊10優(yōu)選采用0MAP3530 (ARMC0RTEX-A8)綜合處理模塊;無線射頻模塊11優(yōu)選采用頻率為2.4GHz的無線射頻模塊;全向天線12優(yōu)選采用2.4GHz頻率的全向天線。
骨傳導送受話器I與音頻處理模塊4雙向信號電連接;音頻處理模塊4與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6雙向信號電連接;低照度攝像儀2與模擬圖像處理模塊5雙向信號電連接;模擬圖像處理模塊5、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6、環(huán)境參數數據處理模塊7、數字液晶屏8、快閃存儲器9和無線射頻模塊11均分別與綜合處理模塊10雙向信號電連接;環(huán)境參數采集模塊3與環(huán)境參數數據處理模塊7無線信號電連接;全向天線12與無線射頻模塊11雙向信號電連接;本安電源13與終端設備I的其他各模塊電連接,為終端設備I的其他各模塊提供工作電源。
終端設備I的骨傳導送受話器I通過顱骨的震動將聲音傳到耳內,救護人員在安全防護設施護住口鼻及雙耳的情況下,也可照例清晰的聽到耳機傳來的聲音,同時喉部取振,在嘈雜環(huán)境也可保持通話音質清晰穩(wěn)定。低照度攝像儀2的水平清晰度為540線,在照度為0.0Ollux的昏暗環(huán)境下仍能捕獲現場圖像。通過骨傳導送受話器1、低照度攝像儀2采集的音視頻模擬信號分別由音頻處理模塊4和模擬圖像處理模塊5轉換成數字信號,同時與由環(huán)境參數采集模塊3采集并經由環(huán)境參數數據處理模塊7處理得來的環(huán)境參數數字信號一起送至綜合處理模塊10,綜合處理模塊10通過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6將音視頻信號壓縮編碼后與環(huán)境參數數據一起發(fā)送到無線射頻模塊11。綜合處理模塊10 —邊將多媒體數據流保存到快閃存儲器9,由快閃存儲器9予以記錄;一邊控制無線射頻模塊11通過全向天線12向網絡設備II發(fā)送多媒體數據流;數字液晶屏8接受綜合處理模塊10的控制和傳輸的數據對相關信息進行顯示。
網絡設備II主要由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2個第二全向天線15、2個以太網光通信模塊16、以及以太網電通信模塊17、路由交換模塊18、通信網絡控制管理模塊19、本安電源20、無線射頻接入模塊21和第一全向天線22組成。
本實施例中,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均優(yōu)選采用頻率5.8GHz的無線組網射頻模塊;2個第二全向天線15均優(yōu)選采用頻率為5.SGHz的全向天線。無線射頻接入模塊21優(yōu)選采用頻率為2.4GHz的無線射頻模塊;第一全向天線22優(yōu)選采用2.4GHz頻率的全向天線。
網絡設備II的無線射頻接入模塊21與第一全向天線22雙向信號電連接;2個第二全向天線15中的一個與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中的一個雙向信號電連接;2個第二全向天線15中的另一個與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中的另一個雙向信號電連接;2個以太網光通信模塊16均分別與路由交換模塊18雙向信號電連接;以太網電通信模塊17與路由交換模塊18雙向信號電連接;無線射頻接入模塊21、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路由交換模塊18均分別與通信網絡控制管理模塊19雙向信號電連接;本安電源20為網絡設備II的其他各模塊提供工作電源。
網絡設備II的2個組網射頻模塊14利用其正交信道一個上行傳輸、一個下行傳輸,因為上行下行回傳通道互不干擾,從而有效提高了網絡回傳數據吞吐量。同時各個網絡設備II相互之間通過其各自的上下行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及第二全向天線15,自動快速形成多跳鏈狀或網狀拓撲無線通信網絡,多跳無線通信距離不小于2000米。而且,作為無線通信鏈路的有力補充,網絡設備II通過路由交換模塊18連接以太網光通信模塊16與以太網電通信模塊17,支持光纖通信級聯組網以及10M/100M以太網有線接入。通過通信網絡控制管理模塊19與路由交換模塊18之間的自動檢測與控制過程,2個網絡設備II之間若接上有線光纜相互級聯組網通信,則該2個網絡設備II間的數據將優(yōu)先通過光纜相互通信,無線跳接鏈路將暫時斷鏈,以免形成網絡回路。網絡設備II之間利用無線自組織網絡通信加有線光纖通信相補充的方式,可組織成可靠的滿足礦山救援通信需求的應急無線通信網絡。
指揮平臺III主要由以計算機31、多媒體綜合信息顯示屏32、話筒33、音響34和太網電通信模塊35組成。
本實施例中,計算機31優(yōu)選采用專用的筆記本電腦,話筒33優(yōu)選采用M1-SOUND話筒,音響34優(yōu)選采用R151T音響。
指揮平臺III的以太網電通信模塊35、多媒體綜合信息顯示屏32、話筒33和音響34均分別與計算機31雙向信號電連接。
指揮平臺III的以太網電通信模塊17通過光纜IV與最接近的一個網絡設備II的以太網電通信模塊17雙向信號電連接;網絡設備II相互之間通過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和第二全向天線15無線通信電連接;網絡設備II相互之間利用其以太網光通信模塊16通過光纜IV雙向信號電連接;終端設備I通過其無線射頻模塊11和全向天線12與網絡設備II的無線射頻接入模塊21和第一全向天線22無線通信電連接。終端設備I可在距離網絡設備II 200米的范圍內自由移動,并可在多個網絡設備II之間無縫漫游切換。
由若干臺網絡設備II構成的應急無線通信網絡中的某一個網絡設備II通過無線射頻模塊11接收到終端設備I的綜合處理模塊10發(fā)出的多媒體數據流后,通過網絡設備II間自組織形成的應急無線通信網絡傳送到目的網絡設備II ;目的網絡設備II將多媒體數據流通過高速的以太網電通信模塊17發(fā)送給指揮平臺III,指揮平臺III的計算機31將多媒體數據信息還原成語音、視頻和環(huán)境參數顯示并可存儲到大容量磁盤。指揮平臺III通過話筒33采集指揮人員的語音信號,經過指揮中心的計算機31壓縮編碼后通過目的網絡設備II和應急無線通信網絡傳輸到一個或多個終端設備I,終端設備I通過其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6將收到的指揮語音解碼后,通過音頻處理模塊4還原成模擬語音信號,經由骨傳導送受話器I的耳機回授給救護隊員。救災全過程的視頻、音頻、環(huán)境參數等多媒體信息均可在終端設備I的快閃存儲器9和指揮平臺III的計算機31上存儲,以便進行災后進行事故災情的量化分析以及救災過程的經驗總結等工作。
此外,指揮平臺III也可利用其以太網電通信模塊17通過以太網高速上傳或衛(wèi)星通信傳輸至地面指揮中心或國家救援指揮中心,實現事故現場圖像的多級監(jiān)測與實時指揮。
綜上,本實施例的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能夠快速、靈活、獨立部署形成多功能的礦用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在指揮平臺與井下事故現場之間采用自組織、自愈合方式快速形成多跳鏈狀或網狀拓撲數字通信網絡,支持無線與無線加有線相結合的2種方式進行信號中繼與傳輸,因而能夠為救援指揮人員與現場救護隊員之間提供包括語音、視頻、數據在內的可靠的移動雙向多媒體通信聯絡與調度指揮通道,從而較大幅度地提高礦山應急救援的效果;本實施例的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可以無縫接入已有的井下工業(yè)以太環(huán)網、光端機或光纖收發(fā)器傳輸網絡,也可以獨立形成功能完備的即鋪即用應急通信網絡,多跳無線通信距離不小于2000米,光纖通信作為無線通信有效補充,通信距離可擴充達20公里,井下救援人員或工作人員,通過佩戴礦用本安型多媒體綜合通信終端,配套的低照度攝像頭、骨傳導送受話器、多參數測定儀等裝備,將現場的實時圖像、語音、環(huán)境參數等信息實時回傳到指揮平臺,方便救援調度指揮人員可以實時、清晰、準確地了解現場情況并對現場人員進行調度指揮;本實施例的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能夠對救災全過程的視頻、音頻、環(huán)境參數等多媒體信息進行記錄,便于進行災后進行事故災情的量化分析以及救災過程的經驗總結等工作;本實施例的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還可以通過以太網高速上傳或衛(wèi)星通信傳輸至地面指揮中心或國家救援指揮中心,實現事故現場圖像的多級監(jiān)測與實時指揮。
以上實施例是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說明,而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換和變化而得到相對應的等同的技術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均應該歸入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終端設備(I )、網絡設備(II)、指揮平臺(III)和光纜(IV);網絡設備(II)設有2套以上; 所述的終端設備(I )包括骨傳導送受話器(I)、低照度攝像儀(2)、環(huán)境參數采集模塊(3 )、音頻處理模塊(4 )、模擬圖像處理模塊(5 )、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6 )、環(huán)境參數數據處理模塊(7)、數字液晶屏(8)、快閃存儲器(9)、綜合處理模塊(10)、無線射頻模塊(11)、全向天線(12)和為終端設備(I )提供工作電源的本安電源(13); 網絡設備(II)包括無線射頻接入模塊(21)、第一全向天線(22)、以太網電通信模塊(17)、路由交換模塊(18)、通信網絡控制管理模塊(19)、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2個第二全向天線(15)、2個以太網光通信模塊(16)以及為網絡設備(II)提供工作電源的第二本安電源(20); 指揮平臺(III)包括計算機(31)、多媒體綜合信息顯示屏(32)、話筒(33)、音響(34)和以太網電通信模塊(35); 所述的終端設備(I )的骨傳導送受話器(I)與音頻處理模塊(4)雙向信號電連接;音頻處理模塊(4)與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6)雙向信號電連接;低照度攝像儀(2)與模擬圖像處理模塊(5)雙向信號電連接;模擬圖像處理模塊(5)、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6)、環(huán)境參數數據處理模塊(7)、數字液晶屏(8)、快閃存儲器(9)和無線射頻模塊(11)均與綜合處理模塊(10)雙向信號電連接;環(huán)境參數采集模塊(3)與環(huán)境參數數據處理模塊(7 )無線信號電連接;全向天線(12 )與無線射頻模塊(11)雙向信號電連接; 網絡設備(II)的無線射頻接入模塊(21)與第一全向天線(22)雙向信號電連接;2個第二全向天線(15)中的一個與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中的一個雙向信號電連接;2個第二全向天線(15)中的另一個與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中的另一個雙向信號電連接;2個以太網光通信模塊(16)均分別與路由交換模塊(18)雙向信號電連接;以太網電通信模塊(17)與路由交換模塊(18)雙向信號電連接;無線射頻接入模塊(21)、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路由交換模塊(18)均分別與通信網絡控制管理模塊(19)雙向信號電連接; 指揮平臺(III)的多媒體綜合信息顯示屏(32)、話筒(33)、音響(34)和以太網電通信模塊(35)均分別與計算機(31)雙向信號電連 接;指揮平臺(III)的以太網電通信模塊(35)通過光纜(IV)與一個網絡設備(II)的以太網電通信模塊(17)雙向信號電連接;各網絡設備(II)相互之間通過其各自的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和第二全向天線(15)無線通信連接;終端設備(I )與網絡設備(II)無線通信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網絡設備(II)相互之間還利用其各自的以太網光通信模塊(16)通過光纜(IV)雙向信號電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纜(IV)為可實現高速長距離數字信號傳輸的礦用特種鎧裝光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頻處理模塊(4)為WM8731音頻PCM處理模塊;模擬圖像處理模塊(5)為SAA7130模擬圖像處理模塊;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6)為DM642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數字液晶屏(8)為3.5寸數字液晶屏;綜合處理模塊(10)為0MAP3530綜合處理模塊;無線射頻模塊(11)和無線射頻接入模塊(21)均為頻率2.4GHz的無線射頻模塊;全向天線(12)和第一全向天線(22)均為頻率2.4GHz的全向天線;無線組網射頻模塊(14)為頻率5.8GHz的無線組網射頻模塊;第二全向天線(15)為頻率5.SGHz的全向天線;計算機(31)為筆記本電腦;話筒(33)為M1-SOUND話筒;音 響(24)為R151T音響。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礦山應急救援通信系統(tǒng),包括終端設備、網絡設備、指揮平臺和特種鎧裝光纜;終端設備包括骨傳導送受話器、低照度攝像儀、環(huán)境參數采集模塊、音頻處理模塊、模擬圖像處理模塊、音視頻編解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環(huán)境參數數據處理模塊、數字液晶屏、快閃存儲器、綜合處理模塊、無線射頻模塊、全向天線和本安電源;網絡設備包括無線射頻模塊、第一全向天線、2個無線組網射頻模塊、2個第二全向天線、2個以太網光通信模塊、以太網電通信模塊、路由交換模塊、通信網絡控制管理模塊和第二本安電源;指揮平臺包括以太網電通信模塊、計算機、多媒體綜合信息顯示屏、話筒、音響。本發(fā)明可較大幅度提高應急救援通信水平和礦災救援效果。
文檔編號H04L29/08GK103152431SQ20131009491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fā)明者霍振龍, 邵國強, 徐煒, 顧義東, 王樹強, 李巖, 顧俊 申請人: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中煤科工集團常州自動化研究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