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吸塵器的集塵裝置及具有它的吸塵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吸塵器的集塵裝置及具有該集塵裝置的吸塵器。
【背景技術】
[0002]傳統(tǒng)吸塵器中吸塵分離效率方面效率較低,且無法對于流入灰塵進行有效的沉底功能,灰塵會跟著旋風持續(xù)的旋轉,難以穩(wěn)定地收集灰塵等,從而導致吸塵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吸塵器的集塵裝置,可以提高集塵效果和效率。
[000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吸塵器的集塵裝置,包括:塵杯、過濾芯、旋風錐。所述塵杯的上端敞開且底部設有進風口 ;所述過濾芯封閉所述塵杯的上端,且所述過濾芯與所述塵杯之間限定出集塵腔;所述旋風錐的至少一部分設在所述塵杯內,所述旋風錐具有旋風錐入口和含塵氣流出口,所述旋風錐的所述旋風錐入口與所述塵杯的進風口連通,所述旋風錐的所述含塵氣流出口與所述集塵腔連通;其中,所述塵杯內設有沿所述塵杯的周向螺旋向下延伸用于引導含塵氣流向下的導向結構,所述導向結構為導風凸筋或導風凹槽。
[000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吸塵器的集塵裝置,在集塵腔內設置了導向結構,可以對含塵氣流(尤其是其中的塵土)進行導向,使得進入集塵腔內的塵土等可以快速地在集塵腔的底部堆積,從而提高了集塵裝置的集塵效率。
[0006]另外,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用于吸塵器的集塵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0007]所述旋風錐包括進風管和塵氣分離件,所述進風管的下端連通所述塵杯的進風口,所述塵氣分離件設在所述進風管的上端,且所述含塵氣流出口形成在所述塵氣分離件上并與所述進風管連通。
[0008]所述進風管的外側設有套筒,所述導向結構形成在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上,所述套筒的上端與所述塵氣分離件密封連接,所述套筒的下端與所述塵杯密封連接。
[0009]所述塵氣分離件上設有環(huán)形凸起,所述套筒的上端設有環(huán)形槽,所述環(huán)形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環(huán)形槽內。
[0010]所述塵氣分離件上還設有上端敞開、下端封閉且側壁上設有連通集塵腔的過濾孔的集塵孔,所述集塵孔的上端由所述濾芯封閉。
[0011]所述旋風錐的上方設有分離器,所述分離器上形成有與所述集塵孔對接的通孔,所述過濾芯設在所述分離器上并封閉所述集塵孔的上端。
[0012]所述導向結構形成在所述塵杯的內周面上。
[0013]所述導向結構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螺旋向下延伸,所述旋風錐的所述含塵氣流出口在水平方向上呈由內向外螺旋延伸的形狀,所述導向結構的螺旋方向與所述旋風錐的所述含塵氣流出口的螺旋方向相同。
[0014]所述塵杯的上端封蓋有塵杯上蓋,所述塵杯與所述塵杯上蓋之間設有塵杯上蓋密封圈,所述塵杯的下端設有塵杯下蓋,所述塵杯下蓋與所述塵杯之間設有塵杯下蓋密封圈,所述塵杯的所述進風口形成在所述塵杯下蓋上,所述塵杯下蓋上設有與所述進風口適配的塵杯進風口密封圈。
[0015]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吸塵器。該吸塵器具有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前述的用于吸塵器的集塵裝置。在集塵腔內設置了導向結構,可以對含塵氣流(尤其是其中的塵土)進行導向,使得進入集塵腔內的塵土等可以快速地在集塵腔的底部堆積,從而提高集塵效率。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集塵裝置的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集塵裝置的局部剖視圖,其中圖中箭頭示出了氣流流向。
[0018]圖3是圖2中圈示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集塵裝置的爆炸示意圖。
[0020]附圖標記:集塵裝置1,塵杯111,塵杯上蓋112,塵杯上蓋密封圈113,塵杯下蓋114,塵杯下蓋密封圈115,塵杯進風口密封圈116,旋風錐12,過濾芯13,導向結構14,分離器15,進風管121,塵氣分離件122,套筒141,進風口 101,通孔102,集塵腔103,旋風錐入口104,含塵氣流出口 105,集塵孔106,環(huán)形凸起107,環(huán)形槽108,過濾孔109。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2]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3]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24]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25]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6]結合圖1至圖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集塵裝置1,包括:塵杯111、旋風錐12和過濾芯13。
[0027]具體而言,塵杯111的上端敞開且底部設有進風口 101。過濾芯13封閉塵杯111的上端,且過濾芯13與塵杯111之間限定出集塵腔103。旋風錐12的至少一部分設在塵杯111內,旋風錐12具有旋風錐入口 104和含塵氣流出口 105,旋風錐12的旋風錐入口 104與塵杯111的進風口 101連通,旋風錐12的含塵氣流出口 105與集塵腔103連通。其中,塵杯111內設有導向結構14,導向結構14沿塵杯111的周向螺旋向下延伸,用于引導含塵氣流向下,導向結構14為導風筋條或導風凹槽。
[0028]含塵氣流通過集塵腔103的進風口 101以及旋風錐入口 104進入旋風錐12,由含塵氣流出口 105進入到集塵腔103內,顆粒較大的灰塵由于重力作用下沉,由于導向結構14的作用,將含塵氣流向下導流,使含塵氣流中的大顆粒的塵土成快速地堆積在集塵腔103底部,而氣流將向上流動,并在經(jīng)過過濾芯13的過濾后從出風口排出,從而實現(xiàn)集塵的目的。
[002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集塵裝置1,在集塵腔103內設置了導向結構14,可以對含塵氣流(尤其是其中的塵土)進行導向,使得進入集塵腔103內的塵土等可以快速地在集塵腔103的底部堆積,從而提高了集塵裝置I的集塵效率。
[0030]參照圖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旋風錐12包括進風管121和塵氣分離件122,進風管121的下端連通塵杯111的進風口 101,塵氣分離件122設在進風管121上端,含塵氣流出口 105形成在塵氣分離件122上并與進風管121連通。
[0031]進一步的,參照圖4,進風管121外側設有套管141,導風結構14形成在套管141的外周面上,或者說套筒141的外表面上設有且沿螺旋方向向下延伸的導向凸筋。從而可以有效地對塵土導向,方便塵土堆積在塵杯111底部。
[0032]另外,套筒141的外表面上也可以設置導向凹槽,同樣可以實現(xiàn)快速集塵的目的。
[0033]進一步的,套筒141的上端與塵氣分離件122密封連接,套筒141的下端與塵杯111密封連接。從而方便集塵裝置I以及塵土等的清理,方便集塵裝置I的使用。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