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橋梁轉體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從1977年建成的第一座轉體施工的遂寧建設橋至今,全國采用轉體施工方法已建成近200座橋梁。轉體施工已從山區(qū)發(fā)展到平原;轉體重量由千噸級上升到萬噸級;轉體施工工藝也由平衡轉體施工發(fā)展到無平衡轉體施工、豎轉施工、豎轉加平轉施工,取得了較好的技術經濟效益。由于轉體施工具有不影響既有線運營、橋下通航、行車等較大優(yōu)勢,在跨越深谷、河流、既有線修建上跨橋梁時得到了大量運用。隨著“全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實施,中國在“十一五”期間步入“高鐵時代”,鐵路迎來了史無前例的高速、跨越式發(fā)展,鐵路運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截至2010年底,全國共計135條鐵路線,全國鐵路營業(yè)里程達到9.10萬公里,居世界第二 ;其中高鐵投入運營里程達8358公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高居世界第一,沿線立交通道建設需求數(shù)量龐大。2010年8月23日,鐵道部工程設計鑒定中心電報《關于開展客運專線建設有關問題設計核查的緊急通知》指出:在已建成的客運專線上應嚴禁修建公(鐵)路跨線立交橋,必須修建時應采取橋梁轉體施工等安全措施并報鐵道部批準?;诖吮尘?,可知轉體工藝是未來跨既有線立交橋梁施工技術的主要發(fā)展趨勢之一。但是,轉體工藝在取得良好技術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暴露出較多問題。第一,采用轉體施工工藝的橋梁,其轉鉸系統(tǒng)造價高,且為一次性使用,資源浪費極大;第二,轉鉸系統(tǒng)均為一橋一設計,未能實行轉體施工通用化、標準化、定型化;第三,未形成一套完善、可靠的安全控制體系;第四,目前采用轉體工藝的橋梁多為鋼筋混凝土及鋼管混凝土結構,施工工期較長,大大制約了橋梁轉體施工進度。因此,如何安全、快速、節(jié)省的推進橋梁轉體工藝的發(fā)展顯得尤為迫切,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需要研制出一套可工廠化制造、安裝調試簡便、安全可靠、可循環(huán)使用、可通用的轉體系統(tǒng)。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安全性好、通用性好、節(jié)省成本、可循環(huán)使用的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從而完全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種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包括上轉盤、下轉盤、頂升系統(tǒng)、水平緊固機構和牽引裝置,所述上轉盤與下轉盤相對轉動連接,牽引裝置固設在下轉盤上用于牽引上轉盤轉動,水平緊固機構與下轉盤連接,頂升系統(tǒng)獨立設置或設置在下轉盤上。進一步,所述下轉盤上設有凹形安裝槽,安裝槽中心有轉軸,上轉盤置于安裝槽中且與轉軸活動配合。進一步,所述安裝槽底面設有聚四氟乙烯板和潤滑層,減小上轉盤與下轉盤接觸面之間摩擦阻力,提高轉動效果。進一步,沿安裝槽內壁設置保險腿。進一步,所述轉軸上設有潤滑層,減小上轉盤與小轉盤之間的摩擦阻力,轉動更順暢。作為優(yōu)選,所述牽引裝置包括轉向定滑輪、牽引鋼束和連續(xù)張拉千斤頂,轉向定滑輪和連續(xù)張拉千斤頂固設在下轉盤上,牽引鋼束一端與上轉盤連接,牽引鋼束繞過轉向定滑輪,另一端與連續(xù)張拉千斤頂連接。作為優(yōu)選,所述水平緊固機構為水平液壓千斤頂組,頂升系統(tǒng)為垂直液壓千斤頂組,水平液壓千斤頂組和垂直液壓千斤頂組沿下轉盤周向均勻安裝。進一步,所述水平液壓千斤頂組和垂直液壓千斤頂組均具有同步功能。進一步,所述下轉盤上設有水準泡,用于檢測下轉盤是否水平。進一步,所述上轉盤上設有加勁肋,下轉盤上設有承重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該轉體系統(tǒng)安全性高、節(jié)省成本、通用性好、可循環(huán)使用,從而大大降低了轉體工藝的設備及施工費用,特別是對于既有線上跨立交的施工,具有極大的應用和推廣價值。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A-A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B-B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C-C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D-D剖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包括上轉盤1、下轉盤2、頂升系統(tǒng)、水平緊固機構和牽引裝置,所述下轉盤I上設有凹形安裝槽4,安裝槽4底面設有聚四氟乙烯板10,沿安裝槽4內壁設置保險腿7,安裝槽4中心有轉軸9,轉軸9上涂覆一層添加四氟粉的黃油層,上轉盤I置于安裝槽4中且與轉軸9活動配合;所述牽引裝置包括轉向定滑輪8、牽引鋼束3和連續(xù)張拉千斤頂5,轉向定滑輪8和連續(xù)張拉千斤頂5固設在下轉盤2上,牽引鋼束3 —端與上轉盤I連接,牽引鋼束3繞過轉向定滑輪8,另一端與連續(xù)張拉千斤頂5連接;所述水平緊固機構為水平液壓千斤頂組11,頂升系統(tǒng)為垂直液壓千斤頂組12,水平液壓千斤頂組11和垂直液壓千斤頂組12各自由四個千斤頂構成,且水平液壓千斤頂組11和垂直液壓千斤頂組12沿下轉盤2周向均勻安裝。所述水平液壓千斤頂組11和垂直液壓千斤頂組12均具有同步功能。上述保險腿7內接面可鋪裝聚四氟乙烯板并加涂黃油或硅脂。所述下轉盤2上設有水準泡6,用于檢測整個轉體系統(tǒng)是否水平。如圖2和圖4所示,所述上轉盤I上設有放射形加勁肋13和環(huán)形加勁肋14,下轉盤2上設有橫向承重肋15和縱向承重肋16。[0028]上述頂升系統(tǒng)與下轉盤2組合為一體的結構適合用于小噸位橋梁(梁體重量小于等于100噸)的轉體施工。如圖5所示,在需要進行梁體轉體施工時,將墩頂蓋梁17上設計為凹形結構,具體的講,在蓋梁17頂面設置滑槽,滑槽兩側固設墊塊18,在墊塊18上安裝支撐梁體的支座20,上轉盤I與下轉盤2裝配構成轉鉸,將該轉鉸安裝在滑槽中,墊塊18位于轉鉸兩側,垂直液壓千斤頂組12初始為伸出狀態(tài),垂直液壓千斤頂組12頂升下轉盤2調整整個轉鉸水平,然后水平液壓千斤頂組11頂緊兩側的墊塊18將轉鉸固定,接著將待轉梁體19臨時可拆卸固定在上轉盤I頂面,待轉梁體19底面與支座20之間間隔一定距離,連續(xù)張拉千斤頂5拉動牽引鋼束3從而帶動上轉盤I及梁體19轉動至設計位置。啟動垂直液壓千斤頂組12將梁體19下降至支座20上,水平液壓千斤頂組11卸壓,最后將轉鉸從滑槽中推出,從而完成梁體轉體施工,且轉鉸可重復使用。如需要對大噸位橋梁(梁體重量大于100噸)進行轉體施工,上述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中的頂升系統(tǒng)可獨立設置。使用時,在主墩兩側安裝頂升平臺,頂升系統(tǒng)安裝在頂升平臺上,主墩上的蓋梁頂面安裝轉鉸,然后進行梁體轉體施工,完成后轉鉸取回可重復使用。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包括上轉盤、下轉盤、頂升系統(tǒng)、水平緊固機構和牽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轉盤與下轉盤相對轉動連接,牽引裝置固設在下轉盤上用于牽引上轉盤轉動,水平緊固機構與下轉盤連接,頂升系統(tǒng)獨立設置或設置在下轉盤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轉盤上設有凹形安裝槽,安裝槽中心有轉軸,上轉盤置于安裝槽中且與轉軸活動配合。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槽底面設有聚四氟乙烯板和潤滑層。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沿安裝槽內壁設置保險腿。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上設有潤滑層。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裝置包括轉向定滑輪、牽引鋼束和連續(xù)張拉千斤頂,轉向定滑輪和連續(xù)張拉千斤頂固設在下轉盤上,牽引鋼束一端與上轉盤連接,牽引鋼束繞過轉向定滑輪,另一端與連續(xù)張拉千斤頂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緊固機構為水平液壓千斤頂組,頂升系統(tǒng)為垂直液壓千斤頂組,水平液壓千斤頂組和垂直液壓千斤頂組沿下轉盤周向均勻安裝。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液壓千斤頂組和垂直液壓千斤頂組均具有同步功能。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轉盤上設有水準泡。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轉盤上設有加勁肋,下轉盤上設有承重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橋梁轉體工藝可重復使用的轉體系統(tǒng),包括上轉盤、下轉盤、頂升系統(tǒng)、水平緊固機構和牽引裝置,所述上轉盤與下轉盤相對轉動連接,牽引裝置固設在下轉盤上用于牽引上轉盤轉動,水平緊固機構與下轉盤連接,頂升系統(tǒng)獨立設置或設置在下轉盤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該轉體系統(tǒng)安全性高、節(jié)省成本、通用性好、可循環(huán)使用,從而大大降低了轉體工藝的設備及施工費用,特別是對于既有線上跨立交的施工,具有極大的應用和推廣價值。
文檔編號E01D21/08GK203160138SQ20132016303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3日
發(fā)明者曹文, 傅賢超, 李賢婧, 胡安慶 申請人:中鐵西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