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分切機,特別是一種分切機的上下刀具咬合調整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金屬、塑料、紙等膜狀、片狀柔性物料在分切機分切時要經(jīng)由分切機上下刀具相互咬合部位通過將柔性物料分切斷,而分切機上下刀具相互咬合狀態(tài)決定了分切后的柔性物料的分切邊面的質量,而使用上下刀具相互咬合調節(jié)后,控制分切后的柔性物料的分切邊面的質量。
目前上下刀相互咬合狀態(tài)采用螺桿和滑塊調節(jié),由于上下刀具相互咬合狀態(tài)采用的螺桿調節(jié)滑塊的位置實現(xiàn),而螺桿的可活動特性,使調節(jié)精度及速度復雜及費時。現(xiàn)需要一種便捷、快速地調整上下刀具咬合狀態(tài)的調整機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分切機的上下刀具咬合調整機構,其能達到快速并簡單的調節(jié)刀具咬合狀態(tài),可操作性更強,有效提升生產(chǎn)效益。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分切機的上下刀具咬合調整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兩塊立板以及位于機架前端面的固定支架,每塊所述立板的前側面安裝有可拆裝的調節(jié)墊塊,所述固定支架上布置有刀軸以及位于刀軸下方的轉軸,所述固定支架的兩側分別布置有一個將固定支架鎖緊在機架前端面上的鎖緊裝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鎖緊裝置包括鎖緊塊以及鎖緊螺釘,所述鎖緊塊通過鉸接軸鉸接在機架上,鎖緊塊位于鉸接軸的內側,所述鎖緊塊上布置有與鎖緊螺釘匹配的第一螺釘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鎖緊塊和鉸接軸的軸線垂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鎖緊塊的前側面布置有把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立板的前側面上布置有兩個安裝螺孔,所述調節(jié)墊塊通過安裝螺釘固定在立板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立板的前側面上布置有一個相對平整的安裝面,所述調節(jié)墊塊安裝在安裝面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調節(jié)墊塊的前、后端面平整,且調整塊的前、后端面平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可拆裝的調節(jié)墊塊,當需要調整上下刀具咬合深度時,將固定尺寸的調節(jié)墊塊安裝到立板相應調節(jié)位置就達到了分切機上下刀相應咬合狀態(tài)的技術要求,固定時,固定在支架的端面與調節(jié)墊塊的端面接觸后通過鎖緊裝置固定。對比不同分切刀,配置不同厚度的調節(jié)墊塊,避免了目前螺桿調節(jié)要往復費時的情況,有效提升生產(chǎn)效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chǎn)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lián)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jù)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lián)接輔件,來組成更優(yōu)的聯(lián)接結構。
參照圖1,分切機的上下刀具咬合調整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兩塊立板1以及位于機架前端面的固定支架3,每塊所述立板1的前側面安裝有可拆裝的調節(jié)墊塊2,所述固定支架3上布置有刀軸4以及位于刀軸4下方的轉軸5,所述固定支架3的兩側分別布置有一個將固定支架3鎖緊在機架前端面上的鎖緊裝置。
通過設置可拆裝的調節(jié)墊塊2,當需要調整上下刀具咬合深度時,將固定尺寸的調節(jié)墊塊2安裝到立板1相應調節(jié)位置就達到了分切機上下刀相應咬合狀態(tài)的技術要求,固定時,固定在支架的端面與調節(jié)墊塊2的端面接觸后通過鎖緊裝置固定,減少現(xiàn)有技術中通過螺釘調整刀軸4的步驟,節(jié)約調機時間。對比不同分切刀,配置不同厚度的調節(jié)墊塊2,避免了目前螺桿調節(jié)要往復費時的情況,有效提升生產(chǎn)效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鎖緊裝置包括鎖緊塊6以及鎖緊螺釘7,所述鎖緊塊6通過鉸接軸9鉸接在機架上,鎖緊塊6位于鉸接軸9的內側,即兩塊鎖緊塊6位于兩根鉸接軸9之間,所述鎖緊塊6上布置有與鎖緊螺釘7匹配的第一螺釘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鎖緊塊6和鉸接軸9的軸線垂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鎖緊塊6的前側面布置有把手8。
當需要刀軸4安裝或者拆卸下來時,先通過轉動把手8帶著鎖緊塊6繞著其相應的鉸接軸9向外側旋轉,使得兩個鎖緊裝置之間形成能繞固定支架3以及安裝在固定支架3上的刀軸4和轉軸5通過,當固定支架3的端面與調節(jié)墊塊2的前側端面接觸后,通過轉動把手8帶著鎖緊塊6旋轉使得鎖緊塊6位于固定支架3的前側面,將鎖緊螺釘7穿過第一螺釘孔后鎖緊螺釘7的末端端面壓觸固定支架3,通過鎖緊螺釘7將固定支架3固定在機架上。當然,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為,通過轉動把手8帶著鎖緊塊6旋轉使得鎖緊塊6位于固定支架3的前側面,將鎖緊螺釘7穿過第一螺釘孔后鎖緊螺釘7的末端旋進固定支架3的相應螺釘孔后,通過鎖緊螺釘7將固定支架3固定在機架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立板1的前側面上布置有兩個安裝螺孔,所述調節(jié)墊塊2通過安裝螺釘固定在立板1上,便于更換相應的調節(jié)墊塊2。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立板1的前側面上布置有一個相對平整的安裝面,所述調節(jié)墊塊2安裝在安裝面上。所述調節(jié)墊塊2的前、后端面平整,且調整塊的前、后端面平行。通過立板1上平整的安裝面以及調節(jié)墊塊2平整的前、后端面保證固定支架3以及刀軸4的安裝精度。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