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包括與除塵器出口連通的雙列引風機,與雙列引風機連通的煙氣換熱器,與煙氣換熱器連通的脫硫吸收塔,以及與煙氣換熱器連通的煙囪,且雙列引風機、煙氣換熱器、脫硫吸收塔及煙囪均設置于同一直線上;脫硫吸收塔和煙囪并排豎直設置,而雙列引風機和煙氣換熱器設置于煙囪和脫硫吸收塔之間;煙氣換熱器設置于雙列引風機上方,且煙氣換熱器包括與脫硫吸收塔一端連通的進氣換熱器部分、與脫硫吸收塔另一端連通的出氣換熱器部分,且進氣換熱器部分與出氣換熱器部分設置為一體。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有效利用空間節(jié)約用地,減小煙道阻力和煙道材料消耗量,提高電廠運行經(jīng)濟性。
【專利說明】
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火力發(fā)電廠煙氣系統(tǒng)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燃煤火力發(fā)電廠的環(huán)保要求日益提高,避免煙囪有冒白煙的現(xiàn)象,需要提高煙氣排放溫度來有效降低煙囪腐蝕和提升煙囪中煙氣的爬升高度。而通過配置煙氣換熱器(GGH)設備可提高煙氣溫度。由于增加了 GGH設備,常規(guī)的煙氣系統(tǒng)布置結構將大幅增加燃煤電廠的占地,而燃煤火力發(fā)電廠項目中A排到煙囪中心線的距離是重要的占地指標之一,煙氣系統(tǒng)大部分設備都布置在爐后,而前煙道和除塵器布置相對比較固定,對爐后布置的優(yōu)化主要集中在除塵器后,其占地尺寸和煙道造價對發(fā)電廠的初投資占比較大,煙道的阻力也直接影響著發(fā)電廠的運行經(jīng)濟性。
[0003]傳統(tǒng)技術中,除塵器后各設備通常是采用順列布置,即在除塵器后布置引風機,弓丨風機后布置GGH、脫硫吸收塔和煙囪。傳統(tǒng)的除塵器后布置方案,很難充分利用到各處空間。弓丨風機通常是布置在除塵器和脫硫吸收塔之間,可橫向或豎向布置,但引風機和GGH的布置未能充分利用脫硫吸收塔與煙囪之間的橫向和垂直空間,加裝GGH也會拉開引風機和脫硫吸收塔之間的距離。這種布置方式不僅占地大,而且增加煙道阻力和煙道材料消耗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4]基于此,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有效利用空間節(jié)約用地,減小煙道阻力和煙道材料消耗量,提高電廠運行經(jīng)濟性。
[0005]其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包括與除塵器出口連通的雙列引風機,與所述雙列引風機連通的煙氣換熱器,與所述煙氣換熱器連通的脫硫吸收塔,以及與所述煙氣換熱器連通的煙囪,且所述雙列引風機、煙氣換熱器、脫硫吸收塔及煙囪均設置于同一直線上;所述脫硫吸收塔和所述煙囪并排豎直設置,而所述雙列引風機和煙氣換熱器設置于所述煙囪和脫硫吸收塔之間,且所述雙列引風機的出口均背對所述脫硫吸收塔設置;所述煙氣換熱器設置于所述雙列引風機上方,且所述煙氣換熱器包括與所述脫硫吸收塔一端連通的進氣換熱器部分、與所述脫硫吸收塔另一端連通的出氣換熱器部分,且所述進氣換熱器部分與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設置為一體。
[0007]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雙列引風機、煙氣換熱器布置在脫硫吸收塔和煙囪之間,并將煙氣換熱器布置在雙列引風機上方,還使引風機出口背對脫硫塔入口,且煙氣換熱器與引風機、脫硫吸收塔及煙囪成“一”字形的空間聯(lián)合布置,充分利用脫硫吸收塔和煙囪之間的橫向和垂直空間,節(jié)約用地摒棄了多余無用的占地,也保證了設備的檢修維護通道便利。而且,各煙氣設備通過合理布置,縮短了引風機和煙囪中心線的距離,大幅減少了煙道的長度和材料量,而且煙道連接也更加順暢,極大地降低煙氣系統(tǒng)壓損,使設備更高效地運行,減少廠用電耗,提高機組運行經(jīng)濟性。各設備及煙道可共用支撐框架,還可降低土建成本。此夕卜,引風機出口的原煙氣進入煙氣換熱器的進氣換熱器部分與脫硫塔出口連通的出氣換熱器部分中的凈煙氣進行換熱,換熱后的原煙氣降溫后進入脫硫吸收塔,而凈煙氣被加熱后從出氣換熱器部分輸送到煙囪排出。這樣可通過煙氣自身的熱量的交換,既能更好地去除煙氣中的有害成分,還能提高煙氣排放溫度來有效降低煙囪腐蝕和提升煙囪中煙氣的爬升高度,更好地避免煙囪產生冒白煙的現(xiàn)象。
[0008]下面對其進一步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0009]進一步地,還包括連通所述雙列引風機和進氣換熱器部分的第一煙道,連通所述進氣換熱器部分和脫硫吸收塔的第二煙道,連通所述脫硫吸收塔和出氣換熱器部分的第三煙道,以及連通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和煙囪的第四煙道,且所述第一煙道、第二煙道、第三煙道均與所述脫硫吸收塔和所述煙囪布置在同一直線上;
[0010]且所述第一煙道、第二煙道、第三煙道及第四煙道均設置于所述脫硫吸收塔和煙氣換熱器之間,且所述第一煙道還位于所述煙氣換熱器下方,所述第二煙道設置于所述第一煙道正上方,所述第三煙道設置于所述第二煙道正上方,所述第四煙道設置于所述煙囪和煙氣換熱器之間。
[0011 ]進一步地,所述進氣換熱器部分包括兩個并排設置于所述煙氣換熱器底部的進氣換熱器入口;所述第一煙道包括兩根并排設置的第一分支煙道,每根所述第一分支煙道兩端分別連通所述雙列引風機的出口和一個所述進氣換熱器入口 ;
[0012]且每根所述第一分支煙道設置為具有一個圓形空間緩轉彎頭的彎管;每根所述第一分支煙道均先沿著所述雙列引風機的出口水平延伸,然后彎轉并沿著豎直方向向所述煙氣換熱器底部的進氣換熱器入口延伸。
[0013]進一步地,所述脫硫吸收塔包括圓柱狀脫硫塔主體,設置于所述脫硫塔主體中部并向所述煙氣換熱器方向突出的脫硫塔入口,以及設置于所述脫硫塔主體頂部并向所述煙囪方向突出的脫硫塔出口,所述脫硫塔入口和脫硫塔出口均設置為矩形且均位于所述脫硫吸收塔的同一側。
[0014]進一步地,所述進氣換熱器部分還包括兩個并列設置于所述煙氣換熱器頂部的進氣換熱器出口 ;所述第二煙道也包括兩根并排設置的第二分支煙道,每根所述第二分支煙道兩端分別連通所述脫硫塔入口和一個所述進氣換熱器出口 ;
[0015]且每根所述第二分支煙道設置為具有兩個圓形空間緩轉彎頭的彎管;每根所述第二分支煙道均先沿著所述進氣換熱器出口豎直向上延伸,然后彎轉并沿著水平方向延伸,再彎轉斜向下往所述脫硫塔入口延伸。
[0016]進一步地,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包括兩個并排設置于所述煙氣換熱器頂部的出氣換熱器入口;所述第三煙道包括兩根并列設置的第三分支煙道,每根所述第三分支煙道兩端分別連通所述脫硫塔出口和一個所述出氣換熱器入口 ;
[0017]且每根所述第三分支煙道均設置為具有一個圓形空間緩轉彎頭的彎管;每根所述第三分支煙道先沿著所述脫硫塔出口水平向所述煙囪方向延伸,然后彎轉并豎直向下向所述出氣換熱器入口延伸。
[0018]進一步地,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包括兩個并列設置于所述煙氣換熱器底部的出氣換熱器出口;所述第四煙道包括兩根并列的并與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頂部的出氣換熱器出口連通的第四分支煙道,以及與兩根所述第四分支煙道逐漸匯合連通的第四主煙道,所述第四主煙道與所述煙囪連通;
[0019]且所述第四主煙道、第四分支煙道均設置為具有一個圓形空間緩轉彎頭的彎管;所述第四分支煙道先由所述出氣換熱器出口豎直向下延伸,然后彎轉并向所述煙囪底部方向水平延伸;而所述第四主煙道繼續(xù)向所述煙囪底部方向水平延伸直到伸入到所述煙囪內部,然后在所述煙囪內部向所述煙囪頂部豎直延伸。
[0020]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優(yōu)點:
[0021]1、將脫硫吸收塔、雙列引風機、煙氣換熱器、煙囪布置成“一”字形,充分利用橫向空間,并將雙列引風機和煙氣換熱器布置在脫硫吸收塔和煙囪之間,煙氣換熱器布置在引風機出口的上方,充分利用垂直空間,從而縮短了雙列引風機至煙囪中心線的距離,減少了占地和節(jié)省了煙道材料;
[0022]2、使雙列引風機的出口背對脫硫吸收塔,引風機出口設置煙氣換熱器然后正對脫硫吸收塔連接,使得脫硫塔入口煙氣流場均勻,提高脫硫效率;
[0023]3、采用圓形煙道空間彎頭、二合一匯流管技術,優(yōu)化了煙氣系統(tǒng)管道中的煙氣流場,減少煙道阻力,減少廠用電耗,提高機組運行經(jīng)濟性;
[0024]4、除塵器后各設備和煙道的聯(lián)合布置充分利用了垂直和橫向空間,將除塵器出口和煙囪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縮短27.75米。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合布置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合布置結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7]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合布置結構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0028]附圖標記說明:
[0029]100-雙列引風機,200-第一煙道,300-煙氣換熱器,310-進氣換熱器部分,320-出氣換熱器部分,400-第二煙道,500-脫硫吸收塔,510-脫硫塔入口,520-脫硫塔出口,600-第三煙道,700-第四煙道,710-第四分支煙道,720-第四主煙道,800-煙囪。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0031]如圖1所示,一種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包括與除塵器出口連通的雙列引風機100,與所述雙列引風機100連通的煙氣換熱器300,與所述煙氣換熱器300連通的脫硫吸收塔500,以及與所述煙氣換熱器300連通的煙囪800,且所述雙列引風機100、煙氣換熱器300、脫硫吸收塔500及煙囪800均設置于同一直線上。所述脫硫吸收塔500和所述煙囪800并排豎直設置,而所述雙列引風機100和煙氣換熱器300設置于所述煙囪800和脫硫吸收塔500之間,且所述雙列引風機100的出口均背對所述脫硫吸收塔500設置。
[0032]所述煙氣換熱器300設置于所述雙列引風機100上方,且所述煙氣換熱器300包括與所述脫硫吸收塔500—端連通的進氣換熱器部分310、與所述脫硫吸收塔500另一端連通的出氣換熱器部分320,且所述進氣換熱器部分310與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320設置為一體。雙列引風機的出口的原煙氣進入煙氣換熱器300的進氣換熱器部分310與脫硫吸收塔500出口連通的出氣換熱器部分320中的凈煙氣進行換熱,換熱后的原煙氣降溫后進入脫硫吸收塔500,而被加熱的凈煙氣后從出氣換熱器部分320輸送到煙囪800排出。這樣可通過煙氣自身的熱量的交換,既能更好地去除煙氣中的有害成分,還能提高煙氣排放溫度來有效降低煙囪腐蝕和提升煙囪中煙氣的爬升高度,更好地避免煙囪產生冒白煙的現(xiàn)象。
[0033]通過將雙列引風機100、煙氣換熱器300布置在脫硫吸收塔500和煙囪800之間,并將煙氣換熱器300布置在雙列引風機100上方,還使引風機出口背對脫硫吸收塔500的入口,且煙氣換熱器300與引風機、脫硫吸收塔500及煙囪800成“一”字形的空間聯(lián)合布置,各設備布置緊湊,并充分利用脫硫吸收塔500和煙囪800之間的橫向和垂直空間,節(jié)約用地摒棄了多余無用的占地,也保證了設備的檢修維護通道便利。而且,各煙氣設備通過合理布置,縮短了引風機和煙囪中心線的距離,大幅減少了煙道的長度和材料量,而且煙道連接也更加順暢,極大地降低煙氣系統(tǒng)壓損,使設備更高效地運行,減少廠用電耗,提高機組運行經(jīng)濟性。各設備及煙道可共用支撐框架,還可降低土建成本。
[0034]此外,上述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還包括連通所述雙列引風機100和煙氣換熱器300的進氣換熱器部分310的第一煙道200,連通所述進氣換熱器部分310和脫硫吸收塔500的第二煙道400,連通所述脫硫吸收塔500和煙氣換熱器300的出氣換熱器部分320的第三煙道600,以及連通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320和煙囪800的第四煙道700,且所述第一煙道200、第二煙道400、第三煙道600及第四煙道700也均與所述脫硫吸收塔500和所述煙囪800布置在同一直線上。且所述第一煙道200、第二煙道400、第三煙道600均設置于所述脫硫吸收塔500和煙氣換熱器300之間,且所述第一煙道100還位于所述煙氣換熱器300下方,所述第二煙道400設置于所述第一煙道200正上方,所述第三煙道600設置于所述第二煙道400正上方,所述第四煙道700設置于所述煙囪800和煙氣換熱器300之間。這樣,也可以充分利用雙列引風機100、脫硫吸收塔500及煙囪800之間的橫向和豎直立體空間,使各煙道與設備之間布置更加緊湊,進一步減小占地面積并減小煙道長度,而且還能保證各煙道順暢連通通,減小煙氣流動阻力。
[003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煙道200包括兩根并排設置的第一分支煙道,所述進氣換熱器部分310包括兩個并排設置于所述煙氣換熱器300底部的進氣換熱器入口(圖中未示意出),而每根所述第一分支煙道兩端分別連通所述雙列引風機100的出口和一個所述進氣換熱器入口。且每根所述第一分支煙道設置為具有一個圓形空間緩轉彎頭的彎管,從而使第一煙道200形成圓弧形狀使管道的連接過渡更加平緩。每根所述第一分支煙道均先沿著所述雙列引風機100的出口水平延伸,然后彎轉并沿著豎直方向向所述煙氣換熱器300底部的進氣換熱器入口延伸。通過設置兩根第一分支煙道便于與雙列引風機的兩個出風口對應,也可以方便地將兩股煙氣從兩個入口引入煙氣換熱器300中,保證煙氣換熱器300中煙氣供應充足,能增大煙氣熱交換的量提高熱交換效率。而且,通過將進氣換熱器入口直接設置在煙氣換熱器300底部,并將第一煙道200設置為兩根并列的彎曲圓管,能夠利用較短的煙道將雙列引風機100和進氣換熱器310圓滑地連通,可以盡量減少煙道材料,也能避免連通雙列引風機100與煙氣換熱器300的煙道曲率變化過大,以便圓滑順暢地設置煙道結構,盡量降低煙氣在第一煙道200中的流通阻力,方便在雙列引風機100作用下將煙氣順暢地引入煙氣換熱器300內,使第一煙道200中煙氣流場均勻穩(wěn)定,大大減小煙氣流動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使風機運行更加經(jīng)濟、安全、穩(wěn)定。
[0036]此外,所述脫硫吸收塔500包括圓柱狀脫硫塔主體,設置于所述脫硫塔主體中部并向所述煙氣換熱器300方向突出的脫硫塔入口 510,以及設置于所述脫硫塔主體頂部并向所述煙囪800方向突出的脫硫塔出口 520,所述脫硫塔入口 510和脫硫塔出口 520均設置為矩形且均位于所述脫硫吸收塔的同一側。通過設置突出的矩形脫硫塔入口 510和脫硫塔出口520,便于將第二煙道400與脫硫塔入口 510連接,也便于將第三煙道600與脫硫塔出口 520連接,也不會因為煙道連接問題而影響脫硫吸收塔500的主體結構,也不會影響脫硫效果。而所述煙氣換熱器300的進氣換熱器部分310和出氣換熱器部分320均設置于所述脫硫吸收塔500和煙囪800之間,既能合理利用所述脫硫吸收塔500和煙囪800之間的空間來設置第二煙道400和第三煙道600,還能保證第二煙道400和第三煙道600的設置不會過于局促從而使煙道能夠圓滑過渡。
[0037]而且,所述第二煙道400也包括兩根并排設置的第二分支煙道,所述進氣換熱器部分310還包括兩個并列設置于所述煙氣換熱器300頂部的進氣換熱器出口,每根所述第二分支煙道兩端分別連通所述脫硫塔入口510和一個所述進氣換熱器出口,可順暢地將原煙氣導入脫硫吸收塔500中。這樣可以減少進氣換熱器出口到脫硫塔入口的距離,能盡可能縮短第二煙道400的長度,減小煙道材料和煙氣損耗。且每根所述第二分支煙道設置為具有兩個圓形空間緩轉彎頭的彎管,每根所述第二分支煙道均先沿著所述進氣換熱器出口豎直向上延伸,然后彎轉并沿著水平方向延伸,再彎轉斜向下往所述脫硫塔入口 510延伸。這樣使第二煙道400能夠圓滑過渡,順暢地將進氣換熱器出口和脫硫塔入口 510連通,使煙氣在管道中流動均勻穩(wěn)定,大大減小煙氣流動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
[0038]此外,所述第三煙道600包括兩根并列設置的第三分支煙道,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320包括兩個并排設置于所述煙氣換熱器300頂部的出氣換熱器入口;每根所述第三分支煙道兩端分別連通所述脫硫塔出口520和一個所述出氣換熱器入口,便于將脫硫后的凈煙氣導入煙氣換熱器300中進行換熱升溫。且每根所述第三分支煙道均設置為具有一個圓形空間緩轉彎頭的彎管,每根所述第三分支煙道先沿著所述脫硫塔出口 520水平向所述煙囪800方向延伸,然后彎轉并豎直向下向所述出氣換熱器入口延伸。在第三煙道600上設置圓形空間緩轉彎頭進行過渡,使第三煙道600—方面可平緩順暢地連通位于不同高度的煙氣換熱器300的出氣換熱器320和脫硫吸收塔500的脫硫塔出口 520,另一方面也使煙氣在煙道中流動順暢的同時能盡量減小煙道長度,從而使煙氣能均勻地順暢引入煙氣換熱器300的出氣換熱器320內,可大大減小煙氣在第三煙道600中的流動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
[0039]此外,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320包括兩個并列設置于所述煙氣換熱器300底部的出氣換熱器出口,而所述第四煙道700包括兩根并列的并與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320頂部的出氣換熱器出口連通的第四分支煙道710,以及與兩根所述第四分支煙道710逐漸匯合連通的第四主煙道720,所述第四主煙道720與所述煙囪800連通。第四煙道700采用二合一匯流管技術,將脫硫吸收塔500中脫硫排出并經(jīng)過煙氣換熱器300換熱后的煙氣,逐漸匯合在一起并通過煙囪800排出。而且,順應煙氣換熱器300和煙囪800的結構特征,將所述第四煙道700的結構設計為U形,圓滑地將煙氣換熱器300的出氣換熱器部分320和煙囪800連通,保證煙氣順暢流動。
[0040]而且,所述第四主煙道720、第四分支煙道710均設置為具有一個圓形空間緩轉彎頭的彎管,所述第四分支煙道710先由所述出氣換熱器出口豎直向下延伸,然后彎轉并向所述煙囪底部方向水平延伸;而所述第四主煙道720繼續(xù)向所述煙囪底部方向水平延伸直到伸入到所述煙囪800內部,然后在所述煙囪內部向所述煙囪頂部豎直延伸。在第四煙道700上設置兩個圓形空間緩轉彎頭進行過渡,使第四煙道700—方面可平緩順暢地連通位于不同高度的煙氣換熱器300和煙囪800,另一方面也使煙氣在煙道中流動順暢的同時能盡量減小煙道長度,從而使煙氣能均勻地順暢引入煙囪800內,可大大減小煙氣在第四煙道700中的流動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
[0041]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將脫硫吸收塔、雙列引風機、煙氣換熱器、煙囪布置成“一”字形,充分利用橫向空間,并將雙列引風機和煙氣換熱器布置在脫硫吸收塔和煙囪之間,煙氣換熱器布置在引風機出口的上方,充分利用垂直空間,從而縮短了雙列引風機至煙囪中心線的距離,減少了占地和節(jié)省了煙道材料;使雙列引風機的出口背對脫硫吸收塔,引風機出口設置煙氣換熱器然后正對脫硫吸收塔連接,使得脫硫塔入口煙氣流場均勻,提高脫硫效率;采用圓形煙道空間彎頭、二合一匯流管技術,優(yōu)化了煙氣系統(tǒng)管道中的煙氣流場,減少煙道阻力,減少廠用電耗,提高機組運行經(jīng)濟性;除塵器后各設備和煙道的聯(lián)合布置充分利用了垂直和橫向空間,將除塵器出口和煙囪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縮短27.75米。
[0042]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0043]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主權項】
1.一種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與除塵器出口連通的雙列引風機,與所述雙列引風機連通的煙氣換熱器,與所述煙氣換熱器連通的脫硫吸收塔,以及與所述煙氣換熱器連通的煙囪,且所述雙列引風機、煙氣換熱器、脫硫吸收塔及煙囪均設置于同一直線上; 所述脫硫吸收塔和所述煙囪并排豎直設置,而所述雙列引風機和煙氣換熱器設置于所述煙囪和脫硫吸收塔之間,且所述雙列引風機的出口均背對所述脫硫吸收塔設置;所述煙氣換熱器設置于所述雙列引風機上方,且所述煙氣換熱器包括與所述脫硫吸收塔一端連通的進氣換熱器部分、與所述脫硫吸收塔另一端連通的出氣換熱器部分,且所述進氣換熱器部分與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設置為一體。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通所述雙列引風機和進氣換熱器部分的第一煙道,連通所述進氣換熱器部分和脫硫吸收塔的第二煙道,連通所述脫硫吸收塔和出氣換熱器部分的第三煙道,以及連通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和煙囪的第四煙道,且所述第一煙道、第二煙道、第三煙道及第四煙道也均與所述脫硫吸收塔和所述煙囪布置在同一直線上; 且所述第一煙道、第二煙道、第三煙道均設置于所述脫硫吸收塔和煙氣換熱器之間,且所述第一煙道還位于所述煙氣換熱器下方,所述第二煙道設置于所述第一煙道正上方,所述第三煙道設置于所述第二煙道正上方,所述第四煙道設置于所述煙囪和煙氣換熱器之間。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換熱器部分包括兩個并排設置于所述煙氣換熱器底部的進氣換熱器入口;所述第一煙道包括兩根并排設置的第一分支煙道,每根所述第一分支煙道兩端分別連通所述雙列引風機的出口和一個所述進氣換熱器入口 ; 且每根所述第一分支煙道設置為具有一個圓形空間緩轉彎頭的彎管;每根所述第一分支煙道均先沿著所述雙列引風機的出口水平延伸,然后彎轉并沿著豎直方向向所述煙氣換熱器底部的進氣換熱器入口延伸。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硫吸收塔包括圓柱狀脫硫塔主體,設置于所述脫硫塔主體中部并向所述煙氣換熱器方向突出的脫硫塔入口,以及設置于所述脫硫塔主體頂部并向所述煙囪方向突出的脫硫塔出口,所述脫硫塔入口和脫硫塔出口均設置為矩形且均位于所述脫硫吸收塔的同一側。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換熱器部分還包括兩個并列設置于所述煙氣換熱器頂部的進氣換熱器出口 ;所述第二煙道也包括兩根并排設置的第二分支煙道,每根所述第二分支煙道兩端分別連通所述脫硫塔入口和一個所述進氣換熱器出口 ; 且每根所述第二分支煙道設置為具有兩個圓形空間緩轉彎頭的彎管;每根所述第二分支煙道均先沿著所述進氣換熱器出口豎直向上延伸,然后彎轉并沿著水平方向延伸,再彎轉斜向下往所述脫硫塔入口延伸。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包括兩個并排設置于所述煙氣換熱器頂部的出氣換熱器入口;所述第三煙道包括兩根并列設置的第三分支煙道,每根所述第三分支煙道兩端分別連通所述脫硫塔出口和一個所述出氣換熱器入口; 且每根所述第三分支煙道均設置為具有一個圓形空間緩轉彎頭的彎管;每根所述第三分支煙道先沿著所述脫硫塔出口水平向所述煙囪方向延伸,然后彎轉并豎直向下向所述出氣換熱器入口延伸。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配煙氣換熱器的除塵器后煙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包括兩個并列設置于所述煙氣換熱器底部的出氣換熱器出口 ;所述第四煙道包括兩根并列的并與所述出氣換熱器部分頂部的出氣換熱器出口連通的第四分支煙道,以及與兩根所述第四分支煙道逐漸匯合連通的第四主煙道,所述第四主煙道與所述煙囪連通;且所述第四主煙道、第四分支煙道均設置為具有一個圓形空間緩轉彎頭的彎管;所述第四分支煙道先由所述出氣換熱器出口豎直向下延伸,然后彎轉并向所述煙囪底部方向水平延伸;而所述第四主煙道繼續(xù)向所述煙囪底部方向水平延伸直到伸入到所述煙囪內部,然后在所述煙囪內部向所述煙囪頂部豎直延伸。
【文檔編號】F23J13/04GK205481066SQ201620227250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2日
【發(fā)明人】范旭, 楊勁, 潘灝, 馬雪松
【申請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