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跟蹤式太陽能集熱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非跟蹤式太陽能集熱器。
【背景技術】
[0002]在太陽能的熱利用中,關鍵是將太陽的輻射能轉(zhuǎn)換為熱能。由于太陽能比較分散,必須設法把它集中起來。太陽能集熱器是用來吸收太陽輻射使之轉(zhuǎn)換為熱能并傳遞給熱介質(zhì)的裝置,它雖然不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終端產(chǎn)品,但是太陽能集熱器是組成各種太陽能熱利用系統(tǒng)的關鍵部件。無論是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主動式太陽房、太陽能溫室還是太陽能干燥、太陽能工業(yè)加熱、太陽能熱發(fā)電等都離不開太陽能集熱器,都是以太陽能集熱器作為系統(tǒng)的動力或者核心部件的。常見的有平板型、真空管型和聚光型太陽能集熱器。
[0003]真空管型太陽能集熱器常常采用全玻璃真空管式集熱管,由內(nèi)、外兩個玻璃管構(gòu)成,內(nèi)、外管之間形成真空腔,內(nèi)管的外表面設有太陽能選擇性吸收涂層,內(nèi)管內(nèi)傳輸傳熱介質(zhì)(水)?,F(xiàn)有技術非跟蹤式太陽能集熱器中,通常僅設有單根集熱管,雖然結(jié)構(gòu)簡單,但熱吸收效率低。。
[0004]因此,本領域迫切需要研發(fā)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制作方面、成本低的具有高熱吸收效率、低熱發(fā)射率、高工作溫度的太陽能集熱管。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制作方面、成本低、壽命長、集熱效率高的集熱器。
[0006]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非跟蹤式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熱器包括:
[0007]殼體,所述殼體包括迎光面和背光面;
[0008]流體流入管,所述流體流入管穿過所述殼體的一端;
[0009]流體流出管,所述流體流出管穿過所述殼體的另一端;
[0010]兩根集熱管,所述兩根集熱管固定地安裝在所述殼體內(nèi)且所述兩根集熱管的入口端均與所述流體流入管流體連通,而所述兩根集熱管的出口端均與所述流體流出管流體連通;以及
[0011]吸熱板,所述吸熱板安裝在所述殼體的迎光面與所述集熱管之間,且所述吸熱板的面向所述殼體的迎光面的一側(cè)涂覆有選擇性吸收涂層,所述吸熱板的另一側(cè)與所述集熱管緊密地貼合。
[0012]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殼體內(nèi)部形成有密閉的真空環(huán)境,太陽光通過所述殼體的所述迎光面照射在所述吸熱板上,所述吸熱板吸收的熱量用于加熱所述集熱管內(nèi)的傳熱介質(zhì)。
[0013]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吸熱板具有與所述集熱管貼合的表面形狀。
[0014]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殼體呈圓柱形或橢圓柱形,所述圓柱形或橢圓柱形的殼體由通過其中心軸線的平面分為迎光面和背光面兩個部分。
[0015]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迎光面的外側(cè)壁涂覆有增透膜,所述增透膜用于提高太陽光的入射率;和/或所述背光面的內(nèi)側(cè)壁設有熱輻射屏蔽層,所述熱輻射屏蔽層用于減少所述集熱器的熱輻射損失。
[0016]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集熱管的面向所述背光面的一側(cè)設有熱輻射屏蔽板或金屬反射板。
[0017]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集熱管的面向所述背光面的一側(cè)設有I至3層熱輻射屏蔽板。
[0018]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金屬反射層為銀箔或鋁箔。
[0019]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殼體為玻璃管,所述集熱管為金屬管,所述金屬管與玻璃管之間通過可伐連接。
[0020]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殼體由硼娃玻璃制成。
[0021 ] 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流體流入管通過三通與所述集熱管的入口連接,而所述流體流出管通過另一三通與所述集熱管的出口連接。
[0022]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吸熱板的面向所述殼體的迎光面的一側(cè)所涂覆的選擇性吸收涂層為半導體吸收-金屬反射串列表面、金屬-電介質(zhì)復合材料、電介質(zhì)-金屬干涉疊層表面或本征選擇性吸收表面或微不平表面。
[0023]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選擇性吸收涂層由金屬反射層與形成在金屬反射層上的半導體吸收層構(gòu)成,其中,所述金屬反射層材料為Ge,半導體吸收層的材料為Al。
[0024]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流體流入管由通過膨脹節(jié)互連的兩段管路組成,且所述流體流出管由通過另一膨脹節(jié)互連的兩段管路組成。
[0025]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每根所述集熱管包括一段較長的管路和兩段較短的管路,該段較長的管路的兩端分別通過兩個直角彎頭與所述兩段較短的管路的一端連接,所述兩段較短的管路的另一端分別通過兩個三通與所述流體流入管的出口和所述流體流出管的入口連接。
[0026]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殼體內(nèi)填制用于維持殼體內(nèi)真空度的蒸散型和非蒸散型吸氣劑。
[0027]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吸熱板通過支架與所述集熱管固定連接,或者所述吸熱板通過粘合劑與所述集熱管粘合在一起。
[0028]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集熱管的外徑為5-10mm,較佳地為8mm。
[0029]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集熱管的管壁厚度為0.3mm-0.7mm,較佳地為0.5mm。
[0030]本實用新型的集熱器內(nèi)設有與吸熱板,吸熱板上涂覆有太陽吸收效率高、反射效率低的選擇性吸收涂層,吸熱板的表面積較大,吸熱板吸收的熱量能夠迅速傳遞給集熱管,熱輻射屏蔽層,所述熱輻射屏蔽層用于減少所述集熱器的熱輻射損失。另外,本實用新型的集熱器中設有兩根集熱管,使得吸收效率更高,同時制作工藝和成本低且安裝方便。
【附圖說明】
[0031]圖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非跟蹤式太陽能集熱器的示意透視圖;
[0032]圖2是圖1的非跟蹤式太陽能集熱器的剖面示意正視圖;以及
[0033]圖3是圖1的非跟蹤式太陽能集熱器的示意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以下將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點和優(yōu)點。應理解的是,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而只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zhì)精神。
[0035]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非跟蹤式太陽能集熱器100包括殼體1、第一集熱管2、第二集熱管3、流體流入管4、流體流出管5和吸熱板6,其中殼體I包括迎光面和背光面,且殼體上設有真空抽嘴(圖未示)。流體流入管4穿過殼體I的一端并與其密封。流體流出管5穿過殼體I的另一端并與其密封。第一集熱管2和第二集熱管3固定地安裝在殼體I內(nèi)且兩根集熱管2、3的入口端均與流體流入管4的出口連接并流體連通,而兩根集熱管2、3的出口端均與流體流出管5的入口連接并流體連通。吸熱板6安裝在殼體I的迎光面與集熱管之間,且吸熱板的面向殼體的迎光面的一側(cè)涂覆有選擇性吸收涂層,吸熱板的另一側(cè)與集熱管緊密地貼合。較佳地,吸熱板6具有與第一集熱管2和第二集熱管3貼合的表面形狀。
[0036]流體流入管4通過三通7與第一集熱管2和第二集熱管3的入口連接并流體連通。流體流出管5通過另一三通10與第一集熱管2和第二集熱管3的出口連接并流體連通。流體流入管4由通過第一膨脹節(jié)8互連的兩段管路組成。流體流出管5由通過第二膨脹節(jié)11互連的兩段管路組成。
[0037]第一集熱管2和第二集熱管3可以為大致U形管?;蛘?,第一集熱管2可以包括一段較長的管路21和兩段較短的管路22、23,該段較長的管路21的兩端分別通過直角彎頭15、9與兩段較短的管路22、23連接。類似地,第二集熱管3可以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