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工件翻轉校正裝置,屬于生產線工件翻轉校正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自動化生產線,工序比較分散,對于工件翻轉校正的工作一般由人力手工完成,因此造成了操作工勞動強度大,不確定因素增多,產品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受到影響;同時還有人力成本高,生產效率低的問題?,F(xiàn)有技術中也有采用機械手和數控機器人設備對工件實施檢測和翻轉校正工序,但造價比較昂貴,對于某些產品而言,經濟型不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xiàn)有的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工件翻轉校正裝置,采用機械手和數控機器人設備對工件實施檢測和翻轉校正工序,造價比較昂貴,經濟型不足。
本發(fā)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工件翻轉校正裝置,包括第一傳送帶1、氣缸2、第二傳送帶4、翻轉裝置5、伺服電機6、圖像采集單元7;所述翻轉裝置具有一對中心對稱的載物空間,所述載物空間具有水平面及與水平面8正對的斜平面9;所述第一傳送帶1與第二傳送帶4平行設置,所述氣缸2設在第一傳送帶1一側,氣缸頂桿垂直于第一傳送帶1;翻轉裝置5設置在第一傳送帶1另一側,所述水平面8與氣缸2位置相對應;所述圖像采集單元7對第一傳送帶1的工件圖像進行采集,并傳送至控制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根據圖像判斷工件是否倒置;所述翻轉裝置5能夠在伺服電機6帶動下正翻轉180°,使工件沿斜平面9滑落至第二傳送帶4上,并沿第二輸送帶4繼續(xù)向前輸送。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輸送帶4的前端固定設置斜導板11,所述斜導板與斜平面9對接,便于工件平穩(wěn)滑落。
進一步的,還包括用于支撐氣缸2和圖像采集單元7的固定支架。
進一步的,所述伺服電機6上設有聯(lián)軸器。
進一步的,所述翻轉裝置5呈圓盤形狀。
一種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工件翻轉校正裝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工件到達檢測點后,圖像采集單元7采集工件圖像并傳送至控制系統(tǒng);b)控制系統(tǒng)分析判斷工件是否倒置,若工件正常,工件沿第一輸送帶繼續(xù)輸送;若工件倒置,第一輸送帶停滯,氣缸動作,將工件推送至所述水平面8上,伺服電機6正向翻轉180°,工件沿斜平面9滑落至第二輸送帶上,并沿第二輸送帶繼續(xù)向前輸送;由于翻轉裝置的兩個工位是對稱的,因此不需要翻轉復位。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相對于現(xiàn)有的人工翻轉倒置的工件,效率大大提升,自動化程度大幅提高;
2)相對于現(xiàn)有的機械手和數控機器人的翻轉操作,成本大幅降低,經濟型提高;
3)可以實現(xiàn)對自動化生產線上工件進行翻轉校正,不僅自動化程度比較高、效率高,還可以代替?zhèn)鹘y(tǒng)人工翻轉校正工件操作工序,解決了人工操作因疲勞、情緒等原因造成效率低成本增加等問題。
4)翻轉裝置及其上中心對稱設置的水平面、斜平面等結構設計巧妙,配合氣缸的動作,巧妙實現(xiàn)了工件的移位,翻轉,并有效保證了工件轉移位置和方向的平穩(wěn)性。
5)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實施方便,具有廣泛推廣應用的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工件翻轉校正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翻轉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翻轉裝置的主視圖。
圖4是本發(fā)明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工件翻轉校正裝置的主視圖。
圖5是圖4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工件翻轉校正裝置的立體圖。
圖7是本發(fā)明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工件翻轉校正裝置控制流程圖。
圖中,1.第一傳送帶,2.氣缸,3.固定支架,4.第二傳送帶,5.翻轉裝置,6.伺服電機,7.圖像采集單元,8.水平面,9.斜平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7,一種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工件翻轉校正裝置,包括第一傳送帶1、氣缸2、固定支架3、第二傳送帶4、翻轉裝置5、伺服電機6、圖像采集單元7;所述翻轉裝置具有一對中心對稱的載物空間,所述載物空間具有水平面及與水平面8正對的斜平面9;所述第一傳送帶1與第二傳送帶4平行設置,所述氣缸2設在第一傳送帶1一側,氣缸頂桿垂直于第一傳送帶1;翻轉裝置5設置在第一傳送帶1另一側,所述水平面8與氣缸2位置相對應;所述圖像采集單元7對第一傳送帶1的工件圖像進行采集,并傳送至控制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根據圖像判斷工件是否倒置;所述翻轉裝置5能夠在伺服電機6帶動下正翻轉180°,使工件沿斜平面9滑落至第二傳送帶4上,并沿第二輸送帶4繼續(xù)向前輸送。
參見圖6,所述第二輸送帶4的前端固定設置斜導板11,所述斜導板與斜平面9對接,便于工件平穩(wěn)滑落。
參見圖1,還包括用于支撐氣缸2和圖像采集單元7的固定支架。
參見圖1,所述伺服電機6上設有聯(lián)軸器。
參見圖2-3,所述翻轉裝置5呈圓盤形狀。
一種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工件翻轉校正裝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工件到達檢測點后,圖像采集單元7采集工件圖像并傳送至控制系統(tǒng);b)控制系統(tǒng)分析判斷工件是否倒置,若工件正常,工件沿第一輸送帶繼續(xù)輸送;若工件倒置,第一輸送帶停滯,氣缸動作,將工件推送至所述水平面8上,伺服電機6正向翻轉180°,工件沿斜平面9滑落至第二輸送帶上,并沿第二輸送帶繼續(xù)向前輸送;由于翻轉裝置的兩個工位是對稱的,因此不需要翻轉復位。
該項發(fā)明采用簡易的裝置,把電機、傳動帶、翻轉轉盤等簡單的機械結構和氣動系統(tǒng)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并且采用圖像識別系統(tǒng)大大提高了準確性,第一條傳送帶1把工件傳動到圖像識別位置7時,圖像識別系統(tǒng)將數據傳送到計算機進行判斷,若不需要翻轉則在第一條傳送帶上繼續(xù)前行,反之若需要翻轉則由氣缸2活塞將工件推至旋轉轉盤,旋轉轉盤轉動180°,從而完成工件翻轉的目的,工件由于本身重力作用,從旋轉轉盤上滑下至第二條傳送帶上,由第二條傳送帶帶動前行。整個工作過程完成了生產線上有序化、規(guī)范化、高效化的生產要求,主要發(fā)明機構為翻轉轉盤5。
以上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還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各種變換和改進,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總的構思的前提下,這些變換和改進都應當屬于本發(fā)明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